關鍵字:神經營養劑
-
感冒好了卻耳鳴 不理會恐陷失聰危機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329李宏信醫師表示,感冒之所以會導致聽力受損,主要是因為病毒直接破壞或經耳咽管侵犯引發中耳炎,導致耳咽管開口周圍的黏膜腫脹,阻礙耳咽管正常開啟的功能。而一旦耳咽管開合不正常,耳鳴、耳悶、耳脹痛等情形也就隨之而來。長期置之不理,便可能會失聰,造成一輩子的遺憾。 -
男童遭響板耳邊惡作劇 導致突發性耳聾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551根據衛生局文章指出,生活中,只要音量在70分貝以上, 如一般吸塵器運作聲音,就會讓人產生焦慮不安,引發各種症狀。而超過85分貝噪音環境,如車水馬龍時的街道聲,更是不可久待超過8個小時,否則就有可能導致噪音性聽損。 -
長期聽損莫大意 研究:失智風險高4成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588一般認為老年聽損是不可逆的,且並非年老時才突然發生,常因內耳耳蝸和聽神經退化,以致感音功能變差。宏仁診所李宏信醫師表示,耳內毛細胞負責感知聲音與解析,但神經毛細胞過度受損而失去的聽力便無法再復原,進而造成溝通困難與誤解,影響社交能力與情緒低落,最後恐釀成失智症。研究指出,年長聽損者的失智比例比聽力正常者高出4成,且智力衰退幅度與聽力退化程度成正比。李宏信醫師說,人從45歲開始就會漸漸出現輕度聽力受損。 -
研究指出耳鳴年輕化 音樂人也深受其擾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521有些人的耳鳴原本不嚴重,因而忽略。但當人邁向老化,內耳組織自動過濾雜訊的功能退化,會讓耳鳴變得更明顯。有些病人會因為跟耳鳴同時出現的聽覺過度敏感,即聽到很大的聲響,耳朵疼痛難以承受,對某些聲音感覺非常不舒服,逐漸畏懼人多、嘈雜的場所,導致社交畏縮。 -
聽力損傷不容小覷 輕忽恐釀失聰遺憾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241事實上,生活中造成聽力受損的狀況還不少,如近距離聽到大卡車的喇叭聲、鞭炮聲,工作場域的噪音太大,或是聽演唱會時太靠近舞台音箱,都有可能損傷聽力,甚至導致突發性失聰。 -
年輕人耳機不離身 當心聽力回不去了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262專業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近來聽力受損的年輕人比例逐年攀升,據門診觀察,約比十年前增加了近兩成之多,成長快速主要的元凶就是耳機。一般來說,人們最小可聽見的音量,也就是所謂的正常聽力為負10至正25分貝間;往上增加,若聽不見26至40分貝間的聲音就可算患有輕微的聽損,就有治療的必要。
-
跨年高分貝High過頭 恐釀突發性耳聾悲劇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943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發現,跨年之後因耳鳴重聽等問題前來求診的患者明顯增多,可能是跨年活動高分貝音響對聽力帶來損傷所造成的突發性耳聾。一般人對於噪音汙染很難加以定義,其實若長時間處於50至70分貝的環境中,身體就會開始出現不適,何況跨年演唱會現場往往都超過100分貝以上,若再加上民眾狂歡的尖叫聲,嚴重者還可能有鼓膜破裂的危險。 -
音樂季「震」出耳鳴 李宏信:恐埋下失聰危機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848宏仁診所李宏信醫師表示,像這類的娛樂性噪音,容易使人耳朵受到傷害而不自知,事實上,根據調查顯示,逾三成年輕男性及二成女性戴耳機聽音樂時音量都在85分貝以上,這其實已經超過耳朵所能負荷的音量,非常容易對耳朵造成傷害,進而產生耳鳴的現象。門診中有案例是在演唱會結束後感到耳鳴或耳道悶塞,進一步檢查才發現耳朵聽力已經略有受損,更加重耳鳴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