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神經修復
-
寒流接力報到手腳冰冷穿再多也不暖 小心末梢血循障礙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907家醫科醫師蘇崇凱解釋,一般人以為微循環只與四肢末梢有關,事實上,所有器官和組織都受綿密網狀的微血管影響,一旦出現微循環不良,常以不適、痠痛、僵硬、麻木,或是動作無力等症狀先表現出來。 -
「罩」不住的病毒難防? 帶狀疱疹7大常見問題1次搞懂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658面對罩不住的病毒,家庭醫學會預防保健及慢性病防治委員會主委吳至行醫師,與皮膚科醫學會秘書長詹智傑醫師針對7大常見問題回覆,2位醫師更共同表示除了新冠肺炎外,更要注意其他疾病的預防,且應主動諮詢醫師了解預防資訊。 -
1個捐贈角膜120人受惠 台大醫院3項技術生技展現實力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1732020亞洲生技大展從7月23日(周四)至26日(周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2館4樓舉辦,總統蔡英文親自前往開幕剪綵,台大醫院於會場開設生醫鏈結產業門診,吸引產官學技術合作,另發表眼角膜、腸躁症腹痛及外科手術等醫療新技術。 -
國衛院破解細胞再生秘密 幹細胞外泌體促使神經修復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449國衛院細胞與系統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李華容指出,臨床研究顯示,幹細胞有望修復神經系統損傷,但幹細胞培養及穩定保存不易,且仍需要以手術方式植入,且細胞植入手術恐引發併發症和異位組織形成等疑慮。 -
5歲女童病毒性感冒引發腦炎 中西共治救回植物人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591女童父親指出,女兒曾是健康寶寶,直到去年8月入幼兒園前夕,竟突然發燒、手腳無力甚至昏迷,從區域醫院轉醫學中心治療,一致診斷為皰疹病毒引起的腦炎。在加護病房治療2個月,成功抑制病情搶救回生命,但大腦卻已受侵害,意識模糊、四肢緊繃呈現類似植物人狀態,腦部影像有部分腦組織已液化壞死,醫師也頻頻搖頭,請父親要有長照的心理準備,帶女童回家休養。 -
嘴巴破洞免疫力下降惹禍 若持續2周以上可能癌上身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7598新光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徐英碩表示,大部分口內黏膜潰瘍,都是由皰疹病毒引起,這些病毒平時常駐在神經原周邊,由免疫細胞所抑制。但假使睡眠不足、壓力過大、飲食不正常等因素,導致免疫力下降,無法控制寄生病毒時,它們就會出來作祟,藉由攻擊細胞膜來大量繁殖。 -
手腕橈神經受損 動態性副木助恢復生活機能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366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徐瑋璟表示,鄭先生因肱骨骨折合併橈神經損傷,標準治療過程為先開刀將肱骨復位,經觀察1至3個月,再視恢復情形決定是否需2次手術;因該患者橈神經受損,導致手腕抬起困難、指掌無力伸展,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故先以動態副木輔助其生活機能需求,並預防肌肉萎縮,視神經修復狀況,再決定後續是否安排開刀治療。 -
一天只能吃1顆蛋? 專業醫師破除吃蛋迷思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0203常聽老一輩的人說,「一天只能吃一顆蛋,否則對身體不好。」相信很多人對這樣的說法並不陌生,也都遵循這樣的飲食建議。之所以會有「一天只能吃一顆蛋」的說法,主要是因為蛋黃中的膽固醇含量比較高,若長期多吃恐怕影響身體機能。但果真如此嗎?到底一天吃幾顆蛋才不算過量呢?對於吃蛋的迷思,專業醫師給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