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短期記憶
-
健康好「硼」友?! 有了「硼」你吃的維他命D更有效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565硼能提升鈣、維他命D與荷爾蒙濃度,幫助骨骼健康、減少關節炎、強化肌肉、心血管健康,提高腦功能的記憶力與協調性。 -
這件事多做幾下! 腦部血循暢通 失智症不上身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678日本研究發現,咀嚼能夠有效防止記憶力衰退,若能達到充分的咀嚼,可以使腦循環增加約50%。馬偕紀念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朱政一指出,的確有研究指出,咀嚼會刺激腦部主管記憶力的部分,由於腦部的海馬區細胞,正是掌管學習的區域,會隨著年齡增加而衰退,短期記憶力也會衰退,而咀嚼的動作,可以提高腦內海馬組織的信號活躍性,以防止老化。 -
機警保全護老人生命 建立失智友善環境減少社會悲劇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4211名在林口上班的林姓保全,工作時在社區內就會發現半夜想要出社區的年長者,察覺有異狀開口詢問原因,也曾經發現忘記出門原因或忘記家在哪的年長者,馬上安撫情緒與聯繫家屬,才沒讓失智長者外出,也曾經有社區外的年長者,忘記回家的路,不小心走到就任社區內,或在街上徘徊,都曾主動聯繫相關單位緊急救助。 -
減少室內空汙 擺設盆栽是不錯的選擇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83細懸浮微粒(PM2.5)為致癌物質,如何減少空汙已經成為全民運動,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最新研究發現,如果在家裡擺設闊葉盆栽,就能改善空氣品質,不過,夏季時臭氧濃度較高,應注意通風和減少陽光直曬。 -
居家全方位失智症照顧 有助延緩認知障礙惡化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733許多人以為照顧失智患與照顧失能者差不多,但專家提醒,失智症患者症狀不光只是記憶方面衰退,還常合併腦部的認知及行為障礙,除了藥物之外,還應搭配非藥物輔助,才能讓患者腦部持續接受刺激,提升認知能力與溝通社交。 -
睡眠影響大腦表現 每晚7至8小時最剛好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850你每天晚上睡眠時間多長呢?根據統計,多數的現代人平均睡眠時間幾乎未達6小時,而這樣的短暫睡眠會連帶影響大腦。近期一項號稱世界級的大型睡眠研究指出,睡眠時間過少或過多,都可能影響大腦表現,研究結果刊登在《睡眠雜誌》(Sleep)。 -
愛美的她竟邋遢見人 原來罹患了早發性失智症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890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心身醫學科、記憶整合門診主治醫師范齡勻表示,早發型失智症是指65歲以前發病,有人還提早至3、40歲,此時仍屬職場黃金期,對個人、家庭及社會均為一大損失。 -
失智症不只是記憶變差 還伴隨這些能力的退化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360面對高齡化的社會,失智人口也隨之上升,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目前台灣大約每100人即有1位失智症患者、65歲以上老人,每12人即有1位失智症患者,而且隨著年紀愈大,發生機率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