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皮膚病灶
-
春天好發皮膚病!皮膚爆癢 濕疹、汗皰疹、乾癬最常見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7758春天乍暖還寒,日夜溫差大,小心皮膚拉警報!中醫認為,春天是萬物生發的季節,若不好好保養身體,熬夜、壓力大,加上年節飲食不節制,更容易在3至5月期間爆發濕疹、汗皰疹或乾癬等皮膚問題,不可掉以輕心。 -
每天幫毛孩洗澡? 小心過度清潔竟成異位性皮膚炎元凶
健康養生 / 寵物健康4899狗狗發生異位性皮膚炎的主要原因與遺傳、環境及皮膚屏障受損有關,西高地白㹴、黃金獵犬、貴賓、拉布拉多、鬥牛犬等等皆為好發品種。獸醫師胡瑋玲表示,若狗狗的父母、兄弟姊妹有異位性皮膚炎,其先天體質遺傳下加上本身皮膚屏障功能較弱,當環境中的過敏原量增加時,如塵蟎、花粉、黴菌等容易誘發皮膚的發炎反應,進而造成狗狗皮膚潮紅及搔抓。 -
乾癬患者秋冬怎麼吃? 秋燥應避開海鮮、牛羊肉、辣椒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028時序入秋,早晚溫差變大,氣候也變得較為乾燥,免疫力相對容易下降,「秋燥」易傷肺,皮膚也容易發癢,或乾癬復發,尤其有乾癬病史者,夏天往往改善很多,若未持續治療,一到秋冬因為飲食不節制、作息不正常,皮膚病灶很可能又復發。 -
皮膚有大量紅斑且不斷蔓延? 這種病亞洲人最需要小心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99840歲的J小姐在1年半前首次發現胸部和背部有少許不規則的紅棕色及咖啡色斑塊,雖然未感到疼痛或搔癢,但這些皮膚病灶隨著時間逐漸增加,蔓延至四肢。在多方輾轉就醫後,江小姐至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皮膚部門診求診,經檢查診斷為皮膚系統性漿細胞增生症(Cutaneous and systemic plasmacytosis,簡稱CSP)。 -
今年M痘最年長個案 北部6旬翁染疫前親密接觸多網友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256疾管署指出,上週(9月3日至9月9日)新增5例M痘本土個案,年齡介於30多歲至60多歲男性,居住縣市為北部4例及中部1例,發病日介於8月26日至8月31日,因身體陸續出現皮疹、水泡、膿疱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其中2例未完整接種過2劑M痘疫苗。 -
14歲男孩受異位性皮膚炎之苦 關節長苔癬化病灶還滲血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051新竹台大分院小兒過敏風濕免疫科醫師徐瑋襄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台灣兒童最常見的慢性過敏性皮膚疾病,過去對於重度及極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病童,除了固定塗抹類固醇藥膏外,只能用口服免疫抑制劑或是口服類固醇加以控制,隨著醫療科技進展,有愈來愈多種生物製劑問世,這些生物製劑能更精準的去抑制疾病的發炎機轉,使治療效果更顯著,也給病人與醫生更多治療的選項。 -
皮膚病灶遇水就痛不敢清洗? 醫:用對方法清潔助康復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817鄭愛蓮醫師指出,皮膚病的治療不僅依賴外用藥物,內在調理體質也一樣重要。例如,肝氣鬱結、脾胃濕熱、腎氣不足等因素都會影響皮膚健康,中醫通過辨證施治,根據每位患者的具體情況,調配合適的中藥,提升免疫力,從根本上改善皮膚狀況。 -
M痘病毒再進化!符合疫苗接種者 疾管署:快打滿2劑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689M痘病毒再進化,呼籲符合M痘疫苗接種條件疾管署表示,我國自2022年6月23日將M痘列為第2類法定傳染病,截至5月19日累計確診367例病例(346例本土及21例境外移入),其中今年新增8例(6例本土及2例境外),於北、中、南及東部均有本土M痘病例,顯示社區仍有M痘傳播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