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皮膚疾病
-
異位性皮膚炎6歲以下占比最高 停藥就復發是爸媽惡夢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86寶寶罹患異位性皮膚炎,家長可別輕忽以對,國外研究證實,幼兒時發作,未能妥善治療,長大後食物過敏、鼻過敏和氣喘等風險明顯較高,醫師提醒,小病童務必在6歲前積極治療,定期回診、持續用藥,做好保濕,就能擁有快樂童年,減少過敏終身相隨的機率。 -
新冠確診後乾癬竟復發? 原因除了免疫力下降還有這些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148聖元中醫診所院長鄭愛蓮醫師表示,確診後乾癬復發主要是因為本身有乾癬病史,因染疫後誘發;再者可能體內潛藏家族性遺傳基因,受到新冠病毒影響,乾癬才一下子爆發出來。從一般論點來看,這是因為身體免疫力不足導致乾癬復發,事實上,新冠病毒主要侵犯包括肺部、氣管等上呼吸道,甚至還會影響到脾胃,所以也可能有腹瀉現象,肺部和脾胃息息相關,而以上任一環節出問題都可能導致皮膚問題上身。 -
研究生中重度乾癬又卡「關」 健保生物製劑穩控迎新生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6726楊同學(化名)是名20多歲的研究所學生,因課業關係平常有熬夜習慣,加上壓力大竟導致乾癬發作,起初他只有局部頭皮產生皮屑,後來逐漸擴及手腳、關節處甚至全身,症狀嚴重到併發乾癬關節炎,手指腫脹疼痛,不僅影響操作實驗的流程,連日常騎車到校都變得困難,幸好後來經健保生物製劑治療,終於讓病況獲得長期穩定控制。 -
人的皮膚也會長角!最長達數10公分 醫揭2大好發族群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2473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皮膚科醫師趙元甄說明,皮角是錐狀的、硬質的突出物,看起來就像動物的角一樣,和動物角不同之處,在於中央沒有骨頭。最早的文獻記載,是16世紀英國的商業展出,18世紀開始才被視作醫學上的疾病。趙元甄醫師表示,皮角好發於膚色較白、50歲以上的族群,主要分布於頭皮、臉部、耳朵、手臂、手背等容易受到陽光曝曬處。 -
惱人異位性皮膚炎反覆發作! 食藥署告訴你治療3面向
醫美減重 / 彩妝保養2635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且會反覆發作的皮膚疾病,患者的皮膚除了會出現乾燥搔癢之外,不同的人會合併有不同症狀,如紅疹、脫皮、滲出組織液、結痂或苔癬化等。目前全世界約有5至20%的小孩罹患異位性皮膚炎,雖然許多人在年紀漸增之後,異位性皮膚炎也隨之改善,但也有人在長大成人之後仍持續發作,甚至繼續惡化。 -
「克癬」乳膏不純物超標 擴大回收大小包裝共14.3萬份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470不少受「足癬」以及相關皮膚疾病困擾的民眾,都聽過克癬這項軟膏;這也是診所經常開立的藥膏。今(18)日食藥署宣布,寶齡富錦生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克癬乳膏」(CLOSONE CREAM)因為廠商主動通報,案內部分批號藥品於進行例行性安定性試驗時發現不純物含量偏離規格,故啟動回收,約有14.3萬支產品被下架。 -
疫苗引發藥物疹!女大生打完第3劑全身癢 1療法助改善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54222歲的女大生今年4月底打完第3劑新冠疫苗的幾天後,全身皮膚陸續出現會癢的紅疹,就醫後診所給予高劑量類固醇治療1個多月,卻無法有效控制,藥減量病況就加重,轉至奇美醫學中心就醫,皮膚科暨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莊琇真透過患者抽血報告與皮膚切片檢查發現,病人是患藥物疹。 -
癢到受不了!遭禽蟎叮咬起紅疹 原來是窗外小鳥惹的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585每年4月起一直延續至8、9月並以5月為高峰為禽蟎盛行期,而這樣的時間分佈曲線完全符合鳥類繁殖期,求偶、築巢、覓食等活動最為頻繁。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皮膚科主任潘企岳表示,台灣常見的「熱帶禽蟎」,寄生於各種鳥類及雞隻的皮膚表面吸血為食,也可順著窗緣或是冷氣機旁的縫隙,進入室內,吸食人血。禽螨叮咬後,常引起丘疹樣蕁麻疹,常見於腹、腰、肩頸、手臂、腋下及大腿內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