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白內障
-
IIRST年會國際大師齊聚台灣 交流白內障手術最新進展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990此次大會的亮點之一,是邀請到全球人工水晶體計算公式的權威人物:澳洲眼科大師Graham BARRETT教授來台。他所設計的「Barrett Universal II」公式,目前被全球廣泛應用於白內障手術前的人工水晶體度數計算,在台灣更是超過95%的眼科醫師指定使用。 -
高齡看不清別再當老花或白內障 當心可能是黃斑部裂孔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19270歲的洪先生近1個月來總覺得左眼看不清楚,起初至診所檢查,被診斷為白內障,並建議接受手術治療。但他總覺得不放心,遂前往醫院尋求第2意見,經詳細檢查後才發現真正的病灶其實是黃斑部裂孔。長安醫院眼科醫師彭書昱指出,不少上了年紀的民眾經常將視力模糊歸咎於白內障或老花眼,忽略了黃斑部病變的可能性,導致錯過黃金治療期。 -
白內障手術最怕傷角膜內皮細胞 術後角膜水腫等於白做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989陳逸川醫師指出,醫療科技進步,白內障手術已進展到顯微手術,從以前傳統手術進展到現今的微創手術,目前「超音波乳化術」是主流,藉由切開1個2至3mm的小傷口,利用超音波探頭微小高頻率震盪將白內障震碎吸出。不過,若是遇到白內障較熟、硬化的患者,手術過程中必須調高超音波能量,才能順利吸除,除了時間較長外,對角膜內皮細胞損害也較大,術後易有角膜水腫的副作用。 -
手麻腳麻看似小症狀卻潛藏大危機! 嚴重恐腦中風前兆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793張育彰藥師進一步說明,銀杏類產品多,以循利寧為例,主要成分為銀杏葉萃取物,能提供充足血氧,清除自由基,改善末梢血液循環,幫助組織器官正常運作。能預防中風、耳鳴暈眩、四肢僵硬或手腳冰冷,以及預防糖尿病患者因末梢血液循環不良引起的併發症。其特殊萃取方式和嚴謹製作過程,使得產品更加安全有保障。 -
婦人做家事眼前黑一半 醫示警:留意視網膜剝離3警訊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607宜蘭1名婦女莊小姐日前如常做家事時,突感眼前一片黑暗,視線變得模糊,僅能看見近距離的物體與人物。在家人的建議下來到羅東博愛醫院眼科就診,經眼科醫師汪玟儀診斷為「視網膜剝離」,手術後莊小姐的視力成功恢復,得以重返正常生活。汪玟儀醫師提醒,年齡、近視、外傷、遺傳等都是視網膜剝離的危險因子,高危險群宜及早接受檢查,以免發生不可逆的視力喪失。 -
正視白內障手術前乾眼評估! 防術後出現「乾眼風暴」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8594白內障手術中植入適合的人工水晶體是手術後視力滿意度的關鍵之一。何奕瑢院長表示,人工水晶體的種類繁多,從健保到自費皆有,並根據功能需求可分為單焦點、多焦點和延焦段人工水晶體,解決近視、老花或散光等視力問題。 -
看近模糊是累還是老花? 夏嘉璐、歐耶選老花近視雷射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116你是否在閱讀簡報或手機時,會不自覺地調整螢幕距離?這可能不是疲勞,而是視覺功能退化的警訊。根據衛福部及內政部統計顯示,2024年台灣40歲以上人口達1300萬,其中約一半的人會經歷「近距離閱讀困難」,即俗稱的「老花眼」。對於重視視覺精準度的中年族群而言,老花眼造成的閱讀模糊、視野不穩、對焦困難,已成為影響工作效率與生活品質的隱憂。大學眼科院長葉威毅門診觀察,選擇近視雷射矯正的民眾中,超過5成會同時選擇老花近視雷射,由於能1次解決老花、近視、散光等多重困擾,因而成為主流的個人化視力改善方案。 -
紅眼危機降臨! 醫師盤點這些眼疾恐造成眼睛紅腫癢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6430朱智盟醫師解釋,通常紅眼症採症狀治療,並未給予抗病毒藥物,針對眼睛紅腫、會給予類固醇、血管收縮劑,睡前點眼藥膏,目的是讓眼屎軟化,避免過黏起床張不開眼;倘若眼睛沾黏嚴重,切忌用力撥開以免破皮,建議可使用生理食鹽水沾溼紗布,慢慢用水緩緩幫助眼睛張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