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癌症篩檢
-
健保30有成! 石崇良:從治病到健康、永續與健康平權
醫藥衛生 / NOW人物9079全民健康保險邁入30週年,這不僅是台灣醫療體系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一個擘劃未來願景的關鍵時刻。健保署署長石崇良即將於9月1日接任衛福部部長,在回顧健保30年來的輝煌成就,石崇良提到,健保以眾人之力、科技之助,努力守護國人健康,實現醫療平權的理想。面對超高齡社會、新興疾病與國際變局等多重挑戰,健保透過數位轉型,從過往的「疾病照顧」轉向「健康照顧」,為全民建構一個更智慧、更永續的醫療新未來。 -
精子是男性健康縮影 丹麥研究:總活動精子數高較長壽
兩性關係 / 男人幫8100近期,丹麥1項涵蓋逾7萬8千名男性、追蹤長達50年的大型研究發現,精液品質與壽命之間存在著高度相關性。其中,總活動精子數最高的1組男性,平均壽命比最低的1組多了約2.7年,顯示精液品質佳,壽命越長。禾馨宜蘊生殖中心國際醫療總監林時羽醫師指出,這項研究顯示,男性不孕不單單只是生殖問題,而是反映男性整體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精子品質,往往是男性健康狀態的縮影。 -
分析近300萬筆健檢數據揭警訊 國人健康面臨5大挑戰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8255台灣健保制度被世界公認為第一,但真正能守住國家健康力的關鍵,並不只是健保本身,而是每一位國民能否「自覺健康」,願意主動提早檢查、提早預防。美兆診所分析近300萬筆健檢數據,公布「台灣10年健康趨勢」報告,提出5大警訊,包括,台灣男性愈來愈胖,脂肪肝比率逐年增加;女性骨質密度偏低,一旦跌倒,骨折風險激增。引發胃癌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隨著年齡增長,風險愈高。 -
再青春!第2屆「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 政府提3大政策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5999台灣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就有1人年逾65歲,賴清德總統出席第2屆「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開幕典禮時表示,政府提出3大政策,打造友善高齡環境,開創商機,希望台灣成為全球高齡化國家的幸福典範。 -
早期乳癌術後16年復發 別以為過5年就沒事應持續追蹤
癌症新知 / 乳癌12586早期乳癌術後16年也可能復發!今年72歲張女士曾經是安養機構的照護人員,工作壓力大,51歲時察覺左側乳房有異樣,檢查確診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無淋巴結轉移,並接受完整的手術與藥物治療。沒想到,術後規律追蹤16年後,姐妹相繼過世,看護高齡母親的壓力變大,某日攙扶跌倒的鄰居婆婆時感覺「閃到腰」,就醫檢查已是乳癌併發骨轉移,打破「追蹤5年就過關」的刻板印象。不過,張女士不放棄,為了心愛的先生與兒子,積極配合醫囑,規律治療與追蹤,持續與乳癌對抗。 -
國健署攜手國際抗癌聯盟交流取經 共創全民防癌新未來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5053為展現我國在癌症防治上的成果與國際接軌的努力,國民健康署於國際抗癌聯盟(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簡稱UICC)執行長Cary Adams博士訪臺期間,攜手癌症希望基金會等民間團體舉辦記者會與座談會,共同探討乳癌、子宮頸癌、肝癌等防治策略,展現台灣在癌症篩檢的努力與成效,促進與國際接軌,打造健康台灣,共創防癌新未來。 -
國健署署長交接! 新任女署長沈靜芬具小兒感染科背景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8579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今(1)日上午9時舉行卸、新任署長交接布達儀式,由衛生福利部部長邱泰源親自主持監交儀式,新任署長由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小兒部小兒感染科主任沈靜芬接任。 -
有效降低4癌症死亡率! 定期接受癌症篩檢為健康儲值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666國民健康署持續推動癌症篩檢政策,實證顯示,篩檢可有效降低乳癌、大腸癌、子宮頸癌及口腔癌的死亡率,並有助延長平均餘命,最高可達3.38年。研究亦指出,癌症篩檢除有助早期發現、及早治療,同時因壽命延長而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有效提升國人健康及國家整體競爭力,朝健康台灣不斷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