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癌症治療
-
中醫抗癌「增免減毒」 透過7階段治療進程提升修復力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4137癌症的產生是因為致癌基因與抑癌基因的表現失衡,而基因調控在中醫的觀點而言和「陰陽氣血的平衡」息息相關。透過體質調理可以校正此失衡,運用「扶正與祛邪」扭轉疾病帶來的影響。中醫治療癌症方面,視人為「整體」的觀點出發,針對不同的階段給予合適的處方調理,以降低疾病不適感與治療帶來的副作用。中醫師賴睿昕根據治療進程的不同,將癌症治療過程分為初診斷、手術前後、化療、放療、標靶、追蹤期等。 -
台灣醫療軟硬實力兼具! 專家建議新南向布局以醫帶商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6772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事件引爆全球市場劇烈震盪,藥物可能列入下一波關稅重點,台灣醫療產業何去何從,成為醫界關注焦點。專家建議,政府與產業攜手合作,結合智慧醫療、再生醫學與醫療管理等優勢,讓台灣醫療產業成為經濟成長的第二支箭,另一座護國神山。 -
抗癌不再孤單!醫界與癌友團體呼籲 重視心理腫瘤照護
癌症新知 / 抗癌鬥士9269抗癌過程艱辛,癌友身心俱疲,為讓社會更關注癌友心理健康,在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代表提議下,國際心理腫瘤醫學學會(IPOS)正式決議,將每年4月9日訂為「世界心理腫瘤日」(World Psycho-Oncology Day, WPOD),積極推動癌症病人身心整合照護。 -
次世代基因定序助攻肺癌治療! 64歲病人重拾生活品質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8666「連走路都會喘,原本以為只是年紀大了,沒想到竟是肺癌!」64歲的李先生長年吸菸,近期體力明顯下滑,簡單的日常活動都感到吃力,於是前往新竹台大分院內科部胸腔內科求診,經吳家豪醫師詳細檢查後,發現他單側肋膜積水,隨即安排住院進一步檢查。透過胸部電腦斷層掃描、腫瘤切片及胸水化驗,確認罹患「晚期非小細胞肺癌」。 -
讓免疫細胞「挨餓」! 營養調控可增強對癌細胞攻擊力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12298林口長庚醫研部主任楊皇煜說明,免疫細胞具備代謝適應能力,研究團隊找到特定養分「天門冬醯胺」(Asparagine),該成分可以激化免疫細胞活性。「天門冬醯胺」對癌細胞和免疫細胞來說,均是重要養分,研究發現,如果限制天門冬醯胺供應,讓免疫細胞處於天門冬醯胺缺乏的環境時,將啟動免疫細胞的代謝適應機制,讓CD8+ T細胞(殺手T細胞)變得更強,更具攻擊力,在體外培養實驗中發現,此時抗腫瘤激素釋放增加10倍,大幅提高抗癌能力。 -
無菸酒檳榔史也得口腔癌?非典型患者增 中醫辯證論治
癌症新知 / 口腔癌8708中醫治癌講求辯證論治,根據患者的體質與病症進行個人化調理,並透過中醫藥增強免疫力,提高身體對抗癌細胞的能力。不僅如此,中醫更運用現代生物科技,將中藥材濃縮萃取與微分化,使藥物能精準且快速到達病原點,阻斷癌細胞的養分通路,提升自體免疫力及抗氧化能力,進而消滅癌細胞,同時避免復發、轉移風險,且中醫藥治療過程中,對於精神體力及生活品質都會獲得很大的改善,且不必擔心副作用。 -
亞東醫院舉辦國際研討會 交流外泌體與幹細胞研究成果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602亞東醫院醫學研究部將於2月22(六)舉辦「外泌體與幹細胞的發展前景:從基礎研究到治療策略」國際研討會,匯聚國內學界專家及來自日本、越南、美國的產業領袖齊聚一堂,聚焦外泌體(胞外體)與幹細胞的最新研究進展與臨床應用。 -
生命轉彎的角落!亞東前護理師畫作 鼓勵癌友永不放棄
癌症新知 / 抗癌鬥士11958曾為個案管理師的郭小菁,因身心壓力沉重,曾有一段時間遠離醫療崗位,期間透過繪畫療癒,重建內心平衡,這次她以《生命轉彎的角落》獲選第10屆「彩繪希望」巡展作品,剛好就在老東家亞東醫院展出,她表示,這幅畫為多年工作經驗的總結,希望所有癌友不要輕言放棄,堅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