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病變
-
婦人耳膜完好卻中度聽損 CT一照為「耳硬化症」作祟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372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陳厚匡指出,耳硬化症是1種影響聽力的疾病,常見於中年女性,且多數患者的病情發展緩慢,初期症狀並不明顯,隨著病情加重,患者聽力逐漸下降,因為症狀改變緩慢,往往會被認為是老化的正常狀況,因而失去治療黃金時間。 -
口腔潰瘍久未癒合恐口腔癌警訊! 中醫及早介入預後佳
癌症新知 / 口腔癌7011根據2023年11月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布的數據顯示,口腔癌在我國10大癌症中排名第5,而在男性癌症發生率中更名列第3位。在治療上,傳統癌症治療以手術、放化療為主,但仍有復發和轉移的風險。近年來,由於中醫藥生物科技的進步,口腔癌的治療上,無論口腔內各種細胞病變的控制、修復,已可以獲得很大的成效,改善快且痊癒率高。 -
電腦3D導航神助攻 醫師精準執刀助女童擺脫孔洞腦症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390腦部病變的診治必須與時間賽跑,兒童腦疾治療更攸關後續腦部發育,極具挑戰。宜蘭1名9歲女童因突發癲癇送至急診就醫,檢查後赫然發現大腦出現異常空腔及腦脊髓液淤積。在羅東博愛醫院小兒神經專科與神經外科合力診治下,成功完成兒童腦疾開顱手術。 -
長期用類固醇導致髖關節壞死! 微創手術助男重拾生活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22133歲林先生因腎絲球硬化症須長期服用類固醇,雖然控制了病情,但藥物副作用卻造成他的髖關節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長安醫院骨科趙子鎔醫師,替林先生執行雙側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一次手術終結2側疼痛。林先生在手術後第1天便可下床活動,第2天練習上下樓梯,並在1周拋下拐杖正常行走。 -
感染HPV罹癌風險增23倍! 施打疫苗不分男女1次了解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6569子宮頸癌是全球女性中排名第四的常見癌症,台灣雖然不在10大癌症排名內,但依舊位居癌症死亡率第8名,威脅力可見一斑。由於治療過程可能影響女性的生育能力,甚至影響排尿及排便功能,因此醫師建議及早預防更重要,包括接種疫苗,預防HPV感染以降低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以及定期抹片檢查盡早發現癌前病變。 -
白內障術後視力竟退步 醫師解析:恐是「這現象」作祟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366白內障手術是常見的眼科治療,不過有些患者在手術後一段時間,可能會再度出現視力模糊情況,以為白內障又復發了,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主任張延瑞解釋,白內障手術後視力再模糊並非「白內障復發」,恐是出現「後發性白內障」現象。 -
視力突然喪失恐眼中風 常見青光眼、黃斑部水腫併發症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776民眾若經歷1、2次突然間視力喪失、每次時長約5至10分鐘,務必提高警覺,這恐是眼中風前兆!朱智盟眼科診所院長朱智盟醫師表示,視網膜靜脈阻塞又俗稱為「眼中風」,多數患者因高血壓而病發,如未及時就醫治療,後續恐造成青光眼、黃斑部水腫發生。 -
隆乳會增加乳癌風險? 醫師破解4大迷思教妳安心變美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4587隆乳手術是許多女性追求自信與美麗的選擇,但關於隆乳可能會帶來的潛在風險不免讓人望之卻步。烏日林新醫院乳房外科吳玉婷醫師以專業角度為各位破解網路上關於乳癌常見的4大迷思,並同時提醒女性在追求美麗的同時,也要注重健康檢查與術前準備,才能安全實現美麗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