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病毒感染
-
春天犯眩暈耳鳴!內耳循環不佳惹禍 銀杏葉萃取物有解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323對於末梢血液循環改善,主要以銀杏葉萃取物最為人知曉,然而市面上銀杏相關製劑很多,關鍵在於銀杏葉的萃取方式。蕭永良藥師指出,銀杏類黃酮配醣體須萃取足量,才能達到良好促進血液循環的效果。不過萃取過程中會有副產物如銀杏酸,銀杏酸有2%會存在銀杏葉內,會有輕微導致過敏或細胞毒性,目前台灣市面並無嚴格規定銀杏酸的限量,而以常見的循利寧為例,其萃取製程嚴謹,銀杏酸含量5ppm以下,相對安全,循利寧主要成分銀杏葉萃取物,其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均取得國際實證。 -
寶寶周產期染腸病毒變重症 醫曝留意新生兒3傳染途徑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994張小姐在懷孕36週又4天時發燒,隔日在台北慈濟醫院剖腹產下男寶寶安安。出生後,安安的狀況良好,但第4天卻在嬰兒室發生2次唇色發紺,刺激恢復後,活力依舊正常。兒科醫護團隊排除了先天性心臟病,抽血檢查卻發現白血球和血小板低下,肝功能異常,且隨後出現發燒及活力下降,在高度懷疑周產期感染的情況下,安排血液培養、腰椎穿刺及核酸檢測。經通報疾管署後,最後確診為新生兒伊科11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並轉入兒童加護病房治療。 -
5歲以上幼童及青少年 有這些呼吸道症狀恐黴漿菌肺炎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102日前一名11歲的許小弟因持續高燒4天且合併有咳嗽症狀而前往地方診所看診,但病情卻持續不見好轉,其後更出現胸悶、活力及食慾下降等情況,遂轉往台北慈濟醫院急診就醫。經一系列檢查後診斷為肺炎黴漿菌感染,情況危急,所幸在緊急住院治療1週後平安出院。 -
RSV病毒蠢動!嬰幼兒可評估注射單株抗體 提升保護力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087氣溫變化大、季節交替頻繁,是孩童呼吸道疾病的好發期。許多家長發現,孩子經常出現咳嗽、流鼻水等症狀。亞東醫院小兒部新生兒科醫師郭子敏表示,除了常見的流感病毒外,呼吸道融合病毒(RSV)近年也成為嬰幼兒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因之一。特別是對於免疫力較弱的嬰幼兒,感染後病情可能迅速惡化,家長不可輕忽。 -
新冠疫苗第2劑開打!麻疹疫情升溫 新增3例1例為本土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909國內上週增3例麻疹,2例自越南移入,另1例國內感染個案為桃園20多歲男性。今年截至4月7日,累計22例麻疹病例,國內感染及境外移入病例數為6年同期新高,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60多歲,8例為國內感染病例,14例為境外移入病例,均自越南移入。 -
惱人唇皰疹發作怎麼辦? 醫揭做好保濕並掌握5不原則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439唇皰疹是發生在唇部的小顆水泡或潰瘍,如果你曾發作過,當嘴唇感覺有點刺刺痛痛,唇邊嘴角出現輕微燒灼感之際,就是唇皰疹再度造訪的日子。外科醫師白映俞指出,唇皰疹通常是在孩童時期,甚至嬰兒時期感染了單純皰疹第一型,皰疹病毒躲在神經細胞中,免疫力比較差的日子,病毒可能就跑出來作祟,形成會痛的、紅紅的小水泡或潰瘍,經過幾天後才結痂、癒合。本身免疫力正常的人,通常在10天至2周之內恢復。 -
南部1歲男嬰染腸病毒克沙奇B5型 發病第6日不幸過世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593疾管署說明國內今(2025)年新增1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病例,為南部1歲多男嬰,個案於3月上旬出現發燒及呼吸道症狀,2天後出現抽搐與意識不清等神經系統症狀,緊急送醫後診斷為急性腦炎,入住兒科加護病房。儘管積極治療,仍於發病第6天不幸過世。經實驗室檢驗確認感染克沙奇B5型病毒,為2025年首例克沙奇病毒B5感染併發重症死亡個案。 -
4月8日起3類高風險族群 符合資格快打第2劑新冠疫苗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901疾管署統計,近日呼吸道病原體活動仍活躍,多種型別病毒同時流行,近4週檢出仍以流感病毒占比最高,達23%,副流感、鼻病毒占比也明顯增加,各占15%。此外,上週新增1例新冠死亡案例,疾管署表示,65歲以上長者等3大類族群可於4月8日起施打第2劑COVID-19病毒株JN.1新冠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