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產科
-
《人工生殖法》將列入代理孕母 誰適用?各方意見不同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67210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提出代理孕母合法化政策,引發熱議,而原本持保守態度的衛福部長薛瑞元,日前也宣布,《人工生殖法》草案將「單身女性」、「同性」、「代理孕母」列入修法重點,也就是不孕異性夫妻及同性婚姻伴侶、單身女性有機會透過代理孕母擁有下一代。 -
趙小僑帶典典回送子鳥 舉辦《1000針的勇氣》簽書會
兩性關係 / 不孕症11790勇氣媽咪趙小僑2022年透過試管生下可愛的女兒典典寶寶,近期推出記錄備孕到育兒心路的書籍《1000針的勇氣》,日前她帶著典典寶寶回到當初做試管療程的送子鳥生殖中心舉辦簽書會,並分享自身經驗鼓勵在場的求子夫妻們。現場參與人數將近百人,其中不乏求子夫妻,大家互相交流求子心路歷程,還有許多正在懷孕中的準媽媽們特別請假前來,感謝小僑分享求子經歷鼓勵他們。 -
私密處分泌物味道好難聞? 醫揭陰道感染3原因4招預防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11352分泌物變多、味道難聞,伴隨濕濕黏黏的感覺,相信不少女性朋友深受陰道問題所困擾。如何判斷異常分泌物?日常要如何保養?特別是在懷孕階段,更容易增加私密處感染的風險,請務必小心避免感染,進而造成早期破水與早產。女性求助於婦產科,除了定期產檢等懷孕檢查,最常見的就是私密處困擾。 -
妊娠糖尿病高危族群控糖從嚴 國健署提4要訣穩定血糖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8944孕婦罹患妊娠糖尿病,不只增加妊娠高血壓、子癲前症、早產風險,嬰兒出生後發生糖尿病、低血糖、低血鈣等疾病機率也增加。國民健康署今(14)日表示,依據110年7月1日至112年6月30日之孕婦產檢資料統計,超過23萬人於懷孕第24至28週接受妊娠糖尿病篩檢,初步發現異常率約17.2%,等於約每6位孕媽咪,就有1位有妊娠糖尿病。 -
衛福部推「幼兒專責醫師」制度 11月初22縣市全面上路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645「新生兒全面納入幼兒專責醫師制度」上路了!衛生福利部、臺灣兒科醫學會、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臺灣婦產科醫學會等,今聯袂舉行新生兒全面納入幼兒專責醫師制度發布暨影片分享記者會,呼籲國人關心幼兒健康,支持政府落實「1個都不能少」、「0到3歲幫你一起顧」的幼兒專責醫師制度!衛生福利部自112年11月起,將11月1日起誕生之新生兒全面納入「幼兒專責醫師制度」,也鼓勵3歲以下、尚未加入「幼兒專責醫師制度」的家長踴躍參加,讓寶貝們在幼兒專責醫師連續、全面、整合性的完善照護下,健康、快樂地成長。 -
別節食瘦身!專家推薦6種助代謝食物 控制體重變簡單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714現代人生活工作忙碌,三餐總是不定時,有些人怕胖,容易用節食來瘦身,反倒卻讓脂肪層層堆積,新竹國泰醫院婦產科醫師張瑜芹推薦大家,可以攝取蛋白質、優酪乳、柑橘類水果等食物,增加飽足感,幫助控制食慾。 -
運動有助你好孕!猛男醫師帶產婦練核心 改善不適症狀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4105奇美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關哲彥表示,孕婦有規律的運動,不僅能增加心肺能力、強化肌肉外,對於生產時所需要的體力,也可以提前預作準備,產後也較容易回復體態。 -
避孕器1年多竟消失! 婦科醫師提醒定期檢查的重要性
兩性關係 / 女人幫4881台中市31歲女子安裝避孕器1年多,最近她計劃準備懷孕,因此前往婦產科診所取出避孕器,然而,透過超音波檢查,醫生未能找到避孕器的蹤影,就轉到長安醫院詳細檢查;經超音波、子宮鏡與腹腔鏡檢查,發現她的避孕器已穿出子宮外,並造成子宮後窩出現沾黏狀況。長安醫院婦產科吳佩玲醫師表示,幸好狀況不嚴重,否則恐影響胚胎著床成功率,日後懷孕將變得極為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