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生育年齡
-
高風險孕婦量身定制產檢項目 提早為胎兒健康做好把關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9463對於高風險孕婦,徐浩醫師還建議自費進行額外的檢查,像是特殊基因檢查,包括:SMA(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篩檢、X染色體脆折症篩檢,以及羊水晶片檢查。國建署針對34歲以上高齡產婦提供產前遺傳診斷檢查補助,通常在懷孕16至18週進行羊膜穿刺,透過分析羊水中的胎兒細胞檢查染色體,以篩查唐氏症、迪喬治症候群。 -
抗癌成功卻不孕?奇美引進「冷凍卵巢」 癌友圓生子夢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438醫學期刊上曾有一著名案例,25歲已婚女性,尚未曾懷孕過,患有第4期霍奇金氏淋巴瘤,在化療開始前,以腹腔鏡手術取下一側卵巢並進行了冷凍保存。在她接受癌症治療後,病人出現了卵巢早衰,因此次年開始接受荷爾蒙替代療法。最後,在她31歲時表達希望懷孕生子的意願,經腫瘤科醫師判斷癌症復發機率低,因此回到婦產科將之前冷凍的卵巢組織解凍後接受腹腔鏡卵巢皮質組織原位自體移植手術。移植後5個月,病人恢復了規律的排卵週期,最終也自然懷孕並成功產下1名女嬰。 -
準媽媽必看!國健署推孕期保健指南 產檢掌握4大要訣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8006目前每年大約有13萬餘名婦女懷孕生產,準備迎接新生命的心情,讓準爸媽們既期待又緊張。為瞭解孕媽咪的身體狀況與確認寶寶發育,若發現問題可及早由醫師進一步提供醫療或健康照護,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孕媽咪記得定期接受產檢,以降低妊娠風險及促進母嬰健康。 -
計畫生育必看! 年紀與風險成正比、試管嬰兒補助10萬
兩性關係 / 不孕症7596年齡為影響生育力及母嬰健康之間息息相關,40歲女性自然懷孕已降至5%以下,人工生殖活產率於受術妻年齡42歲以上也僅剩7.6%。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高齡生育風險高,應把握理想生育年齡及早規劃。此外,衛福部補充,一般不孕夫妻若有試管嬰兒療程需要,首次申請最高補助10萬元,協助不孕夫妻實現生育願望。 -
試管補助3年近2萬對夫妻圓夢 衛福部宣布擴大申請資格
兩性關係 / 不孕症6996衛福部表示,自110年7月1日起實施擴大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方案,鼓勵不孕夫妻以單一或雙胚胎植入,3年來成果顯著,包括單胞胎比率高達87.1%、足月生產率(懷孕週數≧37週)為75.5%、新生兒出生體重大於或等於2500公克占76.7%(正常新生兒體重區間為2500至4000克)。 -
桃園婦茂婦幼診所「好孕座談會」 李宓分享雙胞胎喜訊
兩性關係 / 不孕症11275桃園婦茂婦幼診所院長陳杰盛醫師解釋,藝人李宓提到的基因檢測就是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PGT-A)。而本院所是引入全球每年分析超過16萬顆胚胎的歐洲基因檢測公司技術「Smart PGT-A」,此檢測工具搭配AI智能高解析度判斷,能提供精準的檢測和治療方案,幫助不同個案提供客製化生殖醫療需求。 -
南部首家!璟馨婦幼生殖中心 取得EMBRACE國際認證
兩性關係 / 不孕症12290盧道權醫師指出,歐洲基因檢測公司研發的新技術EMBRACE,屬於非侵入式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只需收集分析胚胎周圍的培養液中的DNA,不會對胚胎本體造成傷害,就能檢測胚胎染色體數目是否正常,以便決定應優先植入哪些胚胎,特別適用於年紀較大或胚胎較少的女性。 -
突破人工生殖瓶頸!長庚研究發現這物質 有助胚胎著床
兩性關係 / 不孕症5832胚胎能否順利在子宮著床,是成功懷孕的關鍵,許多婦女曾因此飽嘗不孕或自發性流產痛苦。林口長庚醫院幹細胞與轉譯癌症研究所及婦產部生殖內分泌科團隊的最新研究發現,人類胚胎幹細胞所衍生的「醣脂」(Glycosphingolipids, 簡稱GSLs),會促進母體與胚胎間的溝通與免疫耐受性,可能有助於胚胎著床。這項突破性的成果,可望最快在3年後應用於人工生殖技術,提升人工生殖技術的效能,進而嘉惠全球眾多的不孕症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