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生殖
-
男性不孕別緊張! 醫師鼓勵釐清病因仍有一線「生」機
兩性關係 / 男人幫81911名34歲男性,身體健康,性功能正常,結婚1年多卻遲遲沒有生育。太太在經過身體檢查後,也確定生育功能沒有問題,該男子在進行精液檢驗後,確診為無精蟲症,理學檢查睪丸、附睪都正常,卻摸不到輸精管,可能是先天性兩側輸精管缺失。 -
計畫生育必看! 年紀與風險成正比、試管嬰兒補助10萬
兩性關係 / 不孕症7864年齡為影響生育力及母嬰健康之間息息相關,40歲女性自然懷孕已降至5%以下,人工生殖活產率於受術妻年齡42歲以上也僅剩7.6%。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高齡生育風險高,應把握理想生育年齡及早規劃。此外,衛福部補充,一般不孕夫妻若有試管嬰兒療程需要,首次申請最高補助10萬元,協助不孕夫妻實現生育願望。 -
開學季!國中女生公費HPV疫苗開打 遠離子宮頸癌威脅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614隨著新學期來臨,國民健康署將針對112年入學的國中女生提供校園接種第1劑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服務。國健署署長吳昭軍鼓勵,符合資格者經由家長或監護人同意後,依仿單建議時程及早完整接種2劑疫苗,以有效遠離子宮頸癌等HPV感染的威脅,強化個人健康防線! -
人工受孕成功!孕期卻出血 中醫保胎調理守護母嬰健康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8836奇美醫院中醫部婦兒科主任王瑜婷說明,先兆性流產發生率約為25%,主要症狀為在懷孕20周前出現陰道出血,並可能伴隨下腹抽痛痙攣、骨盆痠痛、下腹壓迫感、腰痠或背痛等不適,其中有一半的機率會發展成早期流產。 -
試管補助3年近2萬對夫妻圓夢 衛福部宣布擴大申請資格
兩性關係 / 不孕症7150衛福部表示,自110年7月1日起實施擴大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方案,鼓勵不孕夫妻以單一或雙胚胎植入,3年來成果顯著,包括單胞胎比率高達87.1%、足月生產率(懷孕週數≧37週)為75.5%、新生兒出生體重大於或等於2500公克占76.7%(正常新生兒體重區間為2500至4000克)。 -
對抗高齡化社會2大神經退化性疾病 活性硒助延年益壽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479陳乃菁醫師提醒,並不是所有形式的硒都能被人體有效利用,只有「活性硒」成分能夠經人體代謝轉化為硒蛋白,發揮抗氧化和消炎作用。活性硒能夠形成約25種不同的功能性硒蛋白,每種硒蛋白分別在身體的不同系統中發揮重要的保護作用。除了抗氧化、抑制病毒,這些硒蛋白還能調節免疫系統、促進排毒和維持生殖健康。 -
XY染色體不一定是男!奧運性別爭議燒 林郁婷陷風波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6837「台灣拳后」林郁婷參加巴黎奧運,昨(4)日順利擠進4強,得牌有望,但連續多日遭《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美國前總統川普、特斯拉執行長伊隆馬斯克等人公開質疑,讓她淚灑會場。婦產科名醫蘇怡寧在社群貼文,他表示,曾收治1名擁有XY染色體的女嬰,檢查後發現是Androgen Receptor(AR)基因突變,「就是一個具有XY染色體的女生」。 -
腹脹、腹痛恐卵巢癌? 慎防高死亡率女性生殖系統癌症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9321温國璋醫師表示,卵巢癌是造成女性生殖系統癌症高死亡率的頭號殺手,由於初期沒有明顯症狀,難以早期發現,以致發現時都是晚期居多,因此,透過定期檢查及早發現病灶相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