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物理治療
-
及早搶救軟骨逆轉膝關節退化! 軟骨重建可望恢復膝力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992梁峻銘醫師說明,目前台灣執行膝關節自體軟骨移植已累積約2千多例,統計成功率高達9成以上,前提是必須符合適合手術的條件才能進行。術後半年持續追蹤軟骨再生狀態,會透過影像輔助觀察膝關節彎曲度是否趨向正常,合併患者本身疼痛減緩的舒服感受,多數患者會描述活動從初期受限,逐漸變得靈活順暢,疼痛指數甚至降至1或2,代表軟骨順利生長,實際生活品質也因此獲得大幅改善。 -
藝人閃兵風波不斷!足弓角大於168度扁平足 合法免役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3558近期台灣演藝圈爆發多起藝人涉嫌偽造病歷閃避兵役的案件,包括陳柏霖、修杰楷等知名男星陸續遭到檢警拘提。這些案件中,不少人選擇以高血壓等疾病作為逃避兵役的理由,但其實台灣兵役制度中確實有合法的免役標準,其中「扁平足」就是民眾較為熟知的項目之一。 -
30歲女子長期膝蓋疼痛 微創軟骨修復術助她重拾行動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715「醫師,我的膝蓋好像壞掉了,已經好幾年不能好好蹲下。」這是一位30歲女性患者在門診裡說的第一句話。她長期受到膝蓋疼痛困擾,不僅無法跑步或運動,甚至連日常生活中的動作,包括蹲下、上下樓梯、長時間站立,都變成折磨。她嘗試過物理治療、護具支撐,疼痛仍舊揮之不去。 -
居家滑倒竟致頸椎損傷險癱瘓! 術後2週奇蹟恢復行走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833一名61歲吳男今年5月底在家時意外跌倒,臉部撞擊牆壁,全身失去知覺被推進急診室,原本以為只是換氣過度導致手腳麻木,沒想到檢查發現是頸椎脊髓部份損傷。羅東博愛醫院神經外科醫療團隊緊急進行兩場頸椎手術,成功將吳男從全身癱瘓的處境解救出來,術後兩周即可恢復行走、進食,身體狀態好了大半。 -
低頭族肩頸痠痛怎麼辦? 穴位按摩搭配拉伸運動助緩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802「醫師,我最近肩頸總是覺得緊緊的,是不是快要中風了?」類似這樣的疑問,幾乎每天都會在診間聽到,顯示肩頸痠痛已成為現代人的通病。而這多半是由於長時間使用手機、平板,或是在辦公室盯著電腦銀幕,維持同一個姿勢太久,導致肩頸肌肉持續緊繃所致。若不矯正或是改變長時間盯著銀幕的習慣,自然便會從偶爾的痠脹,發展成持續的緊繃疼痛,甚至可能引發頻繁的頭暈、頭痛等,進1步影響睡眠品質。 -
天天健走引發足底筋膜炎? 震波治療併肌力強化獲改善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719宜蘭53歲林阿姨熱愛運動,近期與朋友外出健走卻感覺腳跟疼痛腫脹,原以為是鞋子不合腳,就醫才發現是足底筋膜炎。她在羅東博愛醫院復健醫學科葉書銘醫師建議下,接受震波治療搭配物理治療運動訓練,進行3次療程就改善疼痛。目前她持續透過肌力強化訓練穩定足踝,學習正確又適合自己的運動之道。 -
穿軟鞋墊走路還是腳痛? 醫揪「足弓塌陷」與穿鞋不當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584日常走路、長時間站立或運動時,經常出現足部疼痛、膝關節痠痛或腰背不適,活動中容易發生足踝扭傷、耐力下降,這些症狀並非全因老化,而常與足部承重結構及鞋墊支撐系統有關。根據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林書宇的臨床觀察,許多民眾長期承受足底不適卻缺乏專業介入,最終可能導致代償性姿勢改變、關節過度磨損,甚至進一步影響日常功能與活動耐力。 -
腳痛可能是足踝畸形徵兆 醫:拖延不治恐變形且需手術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648年近6旬的林阿嬤,過去30年來每天推著小推車到工業區門口賣早餐,堅持追尋自己經營早餐攤的夢想。但多年來,卻因足踝畸形飽受困擾,腳部長期疼痛、跛行,嚴重時難以行走。後在家人的勸說下才放下多年心血,選擇退休。退休後的林阿嬤在光田綜合醫院接受截骨矯正手術,術後不僅疼痛明顯減輕,行走也恢復自如,日前更是改變退休計畫,重返早餐攤,再次投入自己熱愛的工作,繼續為當地民眾帶來溫飽的1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