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牙齒
-
9月9日「台灣狗狗節」 掌握3大關鍵守護熟齡毛孩健康
健康養生 / 寵物健康3047熟齡寵物的健康管理並非一蹴可幾,需要飼主落實日常照護。一般來說,貓犬在7歲步入熟齡階段;小型犬約8歲,中大型犬則可能提前至5到7歲;貓咪自7歲起為熟齡、11歲為老齡、15歲以上進入超老齡。寵物進入熟齡後,在飲食方面需要適口性高、易消化的配方,並依據不同體型與健康狀態量身設計。 -
瓷塊補牙不只美觀 同時兼顧「保護牙齒」延長真牙壽命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4409楊大為醫師解釋,瓷塊補牙強調量身訂製,透過數位儀器掃描並取模,還有頂尖牙技師的手工精修,確保瓷塊與牙齒的密合度高,與咬合關係更接近天然牙齒。在材質上選用二矽酸鋰,這種材質不僅硬度適中、耐磨性佳,顏色白皙透光性也很好,能與周邊牙齒自然融合;再加上專業醫師的臨床判斷,從磨牙的範圍到瓷塊設計的角度,都經過精密規劃,讓患者獲得兼顧美觀與功能性的修復效果。 -
8旬老翁右眼腫痛影響視野 電腦斷層揪出是鼻竇炎作祟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08184歲的李爺爺半個月前突然出現右眼腫脹情形,但卻一直不以為意,直到過了兩週出現疼痛、影響視野,才至坊間診所就診,後因症狀嚴重遂轉至台北慈濟醫院急診。在排除眼科疾病後,台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吳姳萱醫師透過電腦斷層發現其鼻竇黏膜腫脹,導致鼻竇開口阻塞,進而影響眼周,出現膿瘍情形,診斷為急性鼻竇炎併發右眼上皮膿瘍,遂執行3D立體定位導航微創鼻竇內視鏡手術及右側上眼皮膿瘍切開引流手術,術後李爺爺症狀緩解,定期回診追蹤。
-
5歲童乳牙蛀牙變蜂窩性組織炎 牙醫師傳授5大護齒關鍵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4389一位5歲的小宏在幼兒園定期接受塗氟和口腔檢查,日前卻出現牙痛、臉頰腫脹,台北慈濟醫院兒童牙科醫師陳默檢查發現,小宏罹患嚴重齲齒並已引發蜂窩性組織炎,雖然積極治療,但最後不得不拔除4顆已無法補救的乳牙。陳默醫師對此表示,學校塗氟無法取代完整的牙科檢查與X光診斷,家長應該自孩子長牙後就要定期帶至牙科門診檢查,並掌握5大護牙關鍵,勿等蛀牙惡化才就醫。 -
孩童戽斗影響咬合與消化! 機能性戽斗把握黃金期矯正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4561宋慧玲醫師曾治療1名9歲男童,因為下顎咬合在上顎牙齒的外面,影響發音、日常飲食及學習狀況,而且臉型也有月亮臉的傾向。媽媽驚覺後趕緊帶來矯正,經過診治後,發現孩童是因為舌頭的不良習慣造成戽斗。於是給予舌頭肌肉,口腔吞嚥肌肉的訓練,再加上戴上擴張器做上下顎骨的調整。矯正約8個月後,男童的咬合已經變為正常,上顎在下顎的外面,咬合獲得改善,吃東西吞咽也變得順暢,臉型也整個變好看了。 -
傳統假牙製作費時又不自然 3D影像結合AI客製化假牙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5779相較於傳統至少需3至4次以上的溝通與試戴,現在使用3D掃描後,多數個案在1、2次左右便可完成設計定案,尤其是植牙或全口重建等大範圍重建治療,更能展現3D影像的優勢。林楚喬醫師分析,目前的做法是3D掃描搭配平面照面,可同時滿足平面與立體影像的需求,達到最好的效果。今年3、4月引進3D臉掃機後,診所已順利完成數件複雜假牙重建案例,患者反應也相當正面。 -
牙齒數目與失智風險有關? 口腔健康不僅護牙也可護腦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4710隨著台灣步入高齡社會,失智症與長者健康議題日益受到重視。除了基因、年齡與慢性病等已知風險因子外,近期多項研究指出,牙齒數目與失智症風險之間可能存在密切關聯。多項觀察性研究顯示,牙齒數目愈少的老人,其罹患失智症的風險相對較高,也會影響咀嚼功能,進而影響營養攝取與消化吸收,同時也可能降低社交意願,導致孤立與憂鬱,進一步加速大腦退化。 -
揮別露齦笑打造完美笑容! 水雷射牙科6大應用1次搞懂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6520祐民牙醫診所院長楊大為醫師分析,完美的笑容常以露出約80%中間牙齒區域、雙頰各占10%及些微牙齦為黃金比例。然而,當牙齦露出超過2mm,便形成俗稱的「笑齦」,影響美觀。笑齦主要分2大類,其中,是牙齦組織過度覆蓋牙齒,可透過牙齦修整改善;另外,則是上顎骨過長導致牙齒位移,此情況則需藉由正顎手術調整骨骼結構,方能徹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