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濕氣
-
處暑到迎秋轉涼!季節轉換過渡期 中醫教你調理4對策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857處暑,意指「暑氣至此而止」,落在每年8月23日前後。此時炎夏的酷熱逐漸退去,氣溫漸降,早晚微涼,標誌著由盛夏向初秋過渡的時節。白天仍有餘熱,日夜溫差漸大,濕熱與初秋涼氣交替,極易使人體出現調節不及的反應。 -
夏天皮膚皺摺處又紅又癢? 小心「對磨疹」來折磨你!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644每年夏季因皮膚皺摺處發炎而就醫的患者明顯增加,其中「對磨疹」便是最常見的夏季皮膚困擾之一。鄭醫師提醒,這種看似輕微的皮膚問題,若不及早處理,可能演變成嚴重的皮膚發炎,甚至造成皮膚破皮潰瘍與續發性感染,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品質。 -
常待冷氣房當心中陰暑! 中醫教補水好時機和備孕訣竅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361隨著節氣進入夏至,悶熱氣候與濕氣齊發,民眾生活幾乎離不開冷氣與冰品,中醫師提醒,這正是「冷氣病」與「陰暑」好發的季節。中醫師李和蓁指出,夏至前後人體常見「表熱裡虛」狀態,暑氣外夾、體內虛寒,容易出現胃痛、腹瀉、頭暈、頭痛、全身倦怠等症狀。 -
夏天待冷氣房不出汗? 中醫曝體內溼氣重減少流汗後果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6368鄭愛蓮醫師解釋,正常情況下皮膚出汗不會癢,然而,皮膚病患出汗則會增加搔癢感,簡言之,是因為體內五臟六腑代謝濕氣的能力失衡,未從正常排泄的管道排出,反而從皮膚毛細孔排出這些體內的濕氣,雖然待在冷氣房內能避免出汗減少搔抓,但仍然必須適度排汗,才能有助於排出體內多餘濕氣。 -
小暑到熱浪來襲!4症狀常上身 中醫推1茶飲3穴位舒緩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338「小暑」是夏季的第5個節氣,俗云:「小暑過,一日熱三分」描繪了此時氣溫節節攀升的特點,還有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表示這個時節又濕又熱,彷彿置身蒸籠般的感受。「暑」代表炎熱,而「小暑」意味著天氣開始進入真正的盛夏,但尚未到最熱的時候(最熱為「大暑」)。此時太陽直射北半球,日照時間較長,導致氣溫高、濕氣重,容易形成「暑濕夾雜」的氣候特徵。 -
蕁麻疹、濕疹、汗皰疹、乾癬 常見皮膚病中醫排解有方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427鄭愛蓮醫師強調,在經過這段「過渡期」之後,濕疹症狀會明顯好轉,發出的小水泡也會愈來愈少,排毒回到正常排泄路徑,皮膚病灶經過結痂、脫落和修復,就能恢復正常。然而,門診中也常遇到有患者無法撐過排毒期,先去西醫打針吃藥,待緩解後再來尋求中醫調理,如此一來又得從頭開始。 -
控制濕疹3大關鍵 中醫:忌口、少刺激、穩定生活節奏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437你是不是也有過這種經驗?指縫乾癢到讓人忍不住抓破、手臂紅腫脫皮,每天都在跟皮膚問題對抗。根據統計,台灣有超過1/4的人都曾受濕疹所苦,雖然不是大病,但嚴重者會影響生活、學習、工作與睡眠品質。那麼,濕疹到底可不可以根治?中醫師陳怡如表示,只要有耐心、配合治療,加上調整生活習慣與飲食,就能大幅減少濕疹發作的頻率,甚至讓皮膚回歸穩定健康狀態。 -
拒絕搔癢、異味!女性私密處保養9守則 維持妹妹健康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5681搔癢、分泌物、異味等都是女性可能面對的私密處問題。而女性私密處的健康與否與日常生活習慣密切相關,自穿著、清潔、作息到飲食,稍有疏忽就可能引起感染或不適。特別是現代女性工作壓力大、生活忙碌,更要懂得照顧自己最脆弱的那一塊。以下9項實用建議,幫助女性從生活中全面守護私密處健康,減少反覆感染的機會,維持舒適與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