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減壓
-
青少年除課業最在意人際 親密家庭關係能幫助孩子減壓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842董氏基金會於 2021 年 9 月至11 月以全台國高中職生為對象進行的「人際關係、壓力及憂鬱情緒現況」的調查,收集有效問卷 2,607份,結果發現,有 15.4%的青少年常感受到壓力,影響自身的生活;有 41.2%的青少年每天感到壓力大的時間超過 1 小時;8.1%常覺得自己很孤單。 -
本土+42212!死亡+59 3旬男疑罹癌住院病況惡化去世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340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2)日宣布新增42,212例本土個案,258例境外移入,59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日新增年輕死亡個案為1名30多歲男性,接種過1劑疫苗,本身有慢性精神疾病,因發燒、全身痠痛就醫,檢查發現有肺炎、胸水及肝臟有疑似惡性腫瘤,所以有安排7天後住院,但住院期間PCR檢測由陰轉陽,確診新冠肺炎,儘管給予相關治療,但不幸因呼吸窘迫、病況惡化關係病逝。 -
壯漢長期背痛!站不久影響上班 檢查是退化性脊椎側彎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28848歲阿榮(化名)經營肉舖,每天清晨出門上工,原本扛上百斤豬肉對他而言是「一塊蛋糕」,但近來卻出現背痛、臀部痠麻等症狀,導致肉舖生意幾乎停擺,就醫檢查發現,不僅嚴重脊椎側彎,同時合併神經根壓迫,透過「電腦導航前側位脊椎減壓及骨融合手術」讓他恢復健康,現在又可重新上工。 -
四分衛阿山無預警眩暈送急診 醫揭可能徵兆千萬別大意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269關於眩暈,李宏信醫師說明,主要成因有2種:首先,是腦部出現病變,當血管破裂、阻塞或中風等都會造成眩暈;其次,則是內耳的三半規管出現病變,像是內耳神經積水、三半規管的淋巴液腫脹、甚至病毒入侵,導致內耳神經受損,皆會讓人有天旋地轉之眩暈感,症狀發作時相當不適。 -
壓力大老得快! 中老年規律運動、均衡飲食助減壓抗老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753研究證實,壓力會降低免疫功能、造成炎症反應,而這兩者都與「增加罹病風險」與「老化」有關。不過只要改善飲食、養成運動習慣,就能緩解與壓力有關的免疫老化,是最有力的養生指標。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許多老年人不愛活動,但如果越少活動,老化速度就會越快。建議多多鼓勵,從簡單的運動開始做起,避免因感受到壓力和挫折,而排斥活動。盡量改善長者的飲食和運動行為,只要增加他們的愉悅感,就能減低身心壓力,進而延緩老衰、降低染疫風險。 -
腦腫瘤作祟頭痛視力糊! 這樣做恢復快但影響快篩準確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24林小姐某天下班時,突然感到頭痛與視力模糊,當天晚上立即掛急診就醫。進行影像學檢查後發現,林小姐的腦部中央位置長了一顆腫瘤,剛好是腦下垂體的位置,控管許多賀爾蒙的分泌與儲存,因此腫瘤可能會在生長過程引起血液供應異常進而導致這部位局部中風。另因腫瘤體積急劇上升後壓迫到上方的視神經,造成視力模糊,醫學上稱為腦下垂體中風,必須盡快就醫治療。 -
懷孕禁忌多?網友熱議孕期6大迷思 專家1次糾正觀念!
兩性關係 / 女人幫3005懷孕中的準媽咪總是害怕1個舉動會影響腹中的小生命。從古至今坊間流傳了許多關於孕期「不可以」做的事,像是不能喝冰水、前3個月不能說等觀念,但這些說法是否真的正確呢?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孕期迷思」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6大孕期迷思。一起看看懷孕對運動、飲食等真的會有影響嗎? -
阿嬤為抱孫拚了!接受手術改善背痛 1個月後活動自如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354多年來飽受背痛、下肢麻痛之苦的阿貴姨因擔心手術風險,遲遲不敢治療,但為了即將誕生的孫子,她終於願意接受「內視鏡脊椎融合手術」,改善老毛病。國泰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劉哲瑋表示,不少民眾都有長期慢性背痛困擾,大部分服用止痛藥,或是接受復健,來緩解疼痛,但隨著年齡老邁,症狀可能越來越嚴重,甚至寸步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