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毛囊
-
對抗「變腫病毒」找回「腰瘦」身材! 6大地雷要避開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291坊間流傳多種瘦腰、塑身方法,不過皮膚科醫師王朝輝提醒,坊間常聽到的仰臥起坐、塑身衣等運動、塑型方法,有些不但毫無效果,甚至還會傷身,最好先尋求專業醫師建議。 -
腋下鼠蹊反覆流膿 男子四處求醫竟是「化膿性汗腺炎」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253化膿性汗腺炎是1種較不常見的皮膚發炎性疾病,並非是細菌感染,也不具有傳染性,不熟悉此疾病的醫師常會診斷為疔瘡或是細菌感染,也會因病人覺得求診尷尬而延遲診斷時機。 -
口罩戴好戴滿成豆花臉受災戶? 搶救口罩痘痘肌全攻略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590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暨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鄭百珊表示,近來因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戴口罩成了全民運動與日常必備防護措施,因為口罩悶熱、摩擦與更加油膩的肌膚,讓許多痘痘肌族群臉上的痘痘一發不可收拾。 -
明錦醫美遷址與植髮診所合併 兩大團隊聯手美學再進化
醫美減重 / 護髮生髮植髮3149生髮植髮醫師孫增貴及林煥博醫師帶領的明錦專業生髮植髮醫療團隊,擁有獨家療程專利,針對不同客戶需求提供客製化療程建議,為顧客規劃生髮、植髮療程時,總是會優先考量頭形和髮流方向,讓顧客能在植髮後呈現自然美感。 -
每天掉超過100根頭髮正常? 這些藥物恐引來落髮危機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590健康人平均有10萬根頭髮,每個月長1公分,每1株毛囊都會經歷生長期、退化期和休止期,然後掉落,重新再長1株,又進入生長期。 -
夏天悶熱皮在癢別亂擦藥 專家提醒使用前這3點先搞懂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1113皮膚問題發生原因不同,選用藥物也不同。皮膚外用藥常用成分如類固醇、抗生素、抗黴菌劑、抗組織胺、角質溶解劑等。例如:治療黴菌感染(香港腳、灰指甲),需用抗黴菌劑;蚊蟲引起的搔癢可使用抗組織胺止癢;皮膚炎、皮膚過敏,常用類固醇消炎、收縮血管。藥物選用時亦需考量患部皮膚狀況,建議先向醫療人員清楚說明症狀。 -
高溫戴安全帽機車族「常見惡習」 恐釀成蜂窩性組織炎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37皮膚科醫師蔡仁雨表示,毛囊的皮脂腺會分泌皮脂,頭皮的毛囊分布是全身最密集之處,出油的量是臉的2倍、身體其餘皮膚的4~6倍,戴安全帽時整個頭部都悶在帽子下,出汗量大,出油量也跟著增加,當然是很難受的事。 -
外用類固醇藥膏分7級 使用原則「見好就收」不可貪多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173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許多皮膚科乳膏都含有類固醇成分,可迅速止癢、抗發炎、免疫抑制、抑制增生、血管收縮,一般用於癢疹、溼疹、皮膚炎、乾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