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母嬰健康
- 
                            	
                                   	  準媽媽必看!國健署推孕期保健指南 產檢掌握4大要訣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8276目前每年大約有13萬餘名婦女懷孕生產,準備迎接新生命的心情,讓準爸媽們既期待又緊張。為瞭解孕媽咪的身體狀況與確認寶寶發育,若發現問題可及早由醫師進一步提供醫療或健康照護,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孕媽咪記得定期接受產檢,以降低妊娠風險及促進母嬰健康。
- 
                            	
                                   	  計畫生育必看! 年紀與風險成正比、試管嬰兒補助10萬兩性關係 / 不孕症7940年齡為影響生育力及母嬰健康之間息息相關,40歲女性自然懷孕已降至5%以下,人工生殖活產率於受術妻年齡42歲以上也僅剩7.6%。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高齡生育風險高,應把握理想生育年齡及早規劃。此外,衛福部補充,一般不孕夫妻若有試管嬰兒療程需要,首次申請最高補助10萬元,協助不孕夫妻實現生育願望。
- 
                            	
                                   	  人工受孕成功!孕期卻出血 中醫保胎調理守護母嬰健康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8901奇美醫院中醫部婦兒科主任王瑜婷說明,先兆性流產發生率約為25%,主要症狀為在懷孕20周前出現陰道出血,並可能伴隨下腹抽痛痙攣、骨盆痠痛、下腹壓迫感、腰痠或背痛等不適,其中有一半的機率會發展成早期流產。
- 
                            	
                                   	  試管補助3年近2萬對夫妻圓夢 衛福部宣布擴大申請資格兩性關係 / 不孕症7214衛福部表示,自110年7月1日起實施擴大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方案,鼓勵不孕夫妻以單一或雙胚胎植入,3年來成果顯著,包括單胞胎比率高達87.1%、足月生產率(懷孕週數≧37週)為75.5%、新生兒出生體重大於或等於2500公克占76.7%(正常新生兒體重區間為2500至4000克)。
- 
                            	
                                   	  是有喜了嗎?懷孕8大跡象1次看 快準備驗孕迎接好消息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756《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懷孕跡象」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可以發現不少媽咪們都是因為異常的「疲倦嗜睡」而發現懷孕的。
- 
                            	
                                   	  重視公開哺乳權!國健署攜手民間業者 創友善哺乳環境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11825從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開始受到家人無微不至的呵護,同時也開啟了1段甜蜜負擔的旅程,先從哺餵母乳開始,就是1個新奇的挑戰。依據實證研究顯示,哺餵母乳對母嬰健康有很多好處,不僅可增加寶寶免疫力、減少過敏,以及降低兒童肥胖的發生率等,同時也有利於媽媽子宮收縮,減少產後出血,因哺餵母乳可以消耗較多的熱量,對於身材恢復較快,並能降低罹癌風險等。
- 
                            	
                                   	  國健署揭人工生殖技術常見迷思 鼓勵及早規劃適齡生育兩性關係 / 不孕症9756內政部111年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全國女性生育第1胎的平均年齡為31.43歲,與20年前的26.9歲相比增加4.53歲,而初次生育婦女當中,35歲以上占4分之1。現今越來越多女性因人生規劃積極詢問凍卵,認為趁年輕保存卵子,對於延後生育就有絕對的保障,國民健康署宣導,女性高齡懷孕風險不會因凍卵而消失,因此適齡生育很重要,就算凍卵也要及早規劃生育時機。
- 
                            	
                                   	  44.6%育齡女性維生素D不足 國健署點名孕婦尤要注意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6663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提醒,維生素D是女性懷孕期間重要的營養素之一,有助於胎兒骨骼及牙齒健康發育,因此鼓勵備孕或已懷孕的準媽咪們應適度日曬,並在日常飲食中,攝取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促進母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