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檳榔
-
5旬男腹痛暈眩、酒後不適 經胃鏡檢查已是食道癌第3期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7522酒後不適暗藏危機!台中1名50多歲的戴先生從事服務業,平時有吸菸、喝酒及嚼檳榔的習慣,最近半年陸續出現上腹疼痛及暈眩症狀,尤其在喝酒後特別明顯。以往只要前往急診施打點滴及服用藥物後就會緩解,但是最近症狀越發嚴重且持續時間越來越長。轉至門診做上消化道內視鏡胃鏡檢查,發現有胃食道逆流、胃潰瘍等病症,同時在烏日林新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蘇品碩的細心檢查下,揪出中段食道有一處約莫2公分極不明顯的暗紅病灶,合併有約0.3公分的小瘜肉,經切片檢查確認為食道鱗狀上皮細胞癌第3期。 -
無菸酒檳榔史也得口腔癌?非典型患者增 中醫辯證論治
癌症新知 / 口腔癌9699中醫治癌講求辯證論治,根據患者的體質與病症進行個人化調理,並透過中醫藥增強免疫力,提高身體對抗癌細胞的能力。不僅如此,中醫更運用現代生物科技,將中藥材濃縮萃取與微分化,使藥物能精準且快速到達病原點,阻斷癌細胞的養分通路,提升自體免疫力及抗氧化能力,進而消滅癌細胞,同時避免復發、轉移風險,且中醫藥治療過程中,對於精神體力及生活品質都會獲得很大的改善,且不必擔心副作用。 -
台灣口腔癌發生率高! 檳榔防制法草案預告倒數受關注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6994台灣檳榔防制暨口腔癌防治聯盟主席韓良俊表示,早於2003年,「世衛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就證實檳榔果實為一級致癌物,即使不含任何添加物的檳榔子也會致癌。衛福部統計,每年超過8000人罹患口腔癌,嚴重影響國人健康。 -
世界癌症日!2025年癌篩新制須知 及早揪出初期警訊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6436每年2月4日為世界癌症日,據111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生癌症人數上看13萬293人,較110年增加8531人!為幫助國民防治癌症,今年1月起政府擴大癌症篩檢補助計畫,民眾可得多加利用,守護自己的健康。營養師高敏敏也示警,除了「事前可篩檢的6大癌症」外,大家也別輕忽「不可篩檢之7大癌症」的症狀,及早發現並治療才是戰勝癌症的關鍵。 -
雙胞胎相隔111天創國內紀錄! 醫:延遲生產保住第2胎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7490「雙胞胎延遲生產」是指間隔24小時以上才產下第2個寶寶,相當罕見。40歲的關女士是1位雙胞胎孕婦,在懷孕19週時突然大量破水,A寶在20週時自然產出,為拚盡全力保住B寶,接受強效抗生素及子宮頸環紮術治療。最後,B寶成功滿36週,並於今年10月10日產下,成為國慶寶寶,更成為台灣目前台灣已知最久。出生週數最大的雙胞胎延遲生產案例。 -
癌症時鐘快轉17秒!肺癌連2年霸榜 腸癌乳癌緊追其後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19625新冠疫情期間許多民眾畏懼就醫,癌症篩檢人數減少,讓111年癌症新增人數大增8531人,平均每4分2秒就有1人罹癌,癌症時鐘一口氣快轉17秒,均創下近10年記錄。衛福部國健署今(19)日公布111年癌症登記報告10大癌症排行仍由肺癌蟬聯拿下首位,大腸癌、女性乳癌則分別位居2、3名。 -
口腔潰瘍久未癒合恐口腔癌警訊! 中醫及早介入預後佳
癌症新知 / 口腔癌7198根據2023年11月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布的數據顯示,口腔癌在我國10大癌症中排名第5,而在男性癌症發生率中更名列第3位。在治療上,傳統癌症治療以手術、放化療為主,但仍有復發和轉移的風險。近年來,由於中醫藥生物科技的進步,口腔癌的治療上,無論口腔內各種細胞病變的控制、修復,已可以獲得很大的成效,改善快且痊癒率高。 -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恐致胃癌! 國健署教你5招遠離威脅
癌症新知 / 胃癌4637依據國民健康署110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胃癌位居國人10大癌症發生人數第8名,且胃癌患者中有8至9成是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引起,國民健康署提供保「胃」5招,從生活做起,減少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機率,降低胃癌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