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本土
-
守護青少年性健康! 性教育和性傳染病防治是2大重點
兩性關係 / 愛愛這檔事11871為協助學生從小建立正確性知識與自我保護意識,教育部國教署持續強化全面性教育課程教學,並結合性傳染病防治作為重點工作,透過課程教學指引、教師增能培力、教材研發與資源整合等多元措施,結合中央與地方國教輔導團或學科中心等支持體系充實教學資源,及提供各項計畫或補助方案推動教育課程與活動,及到校視導或訪視等機制,打造支持性友善的校園學習環境,共同守護青少年身心健康。 -
13至24歲梅毒感染連續4年上升 性病匿名快速篩檢啟動
兩性關係 / 愛愛這檔事12709疾管署為強化我國梅毒及淋病的臨床診療品質與防治效能,疾管署特別委託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由其邀集感染科、泌尿科、婦產科、家庭醫學科及皮膚科等醫學會及相關領域專家,依據最新國際性傳染病治療指引及本土流行病學與臨床實務經驗,共同編製《台灣成人梅毒及淋病臨床診斷、治療暨預防指引》。 -
台灣梅毒確診個案攀升 預防指引降低社區性傳染病風險
兩性關係 / 愛愛這檔事15880我國愛滋防治有成,近幾年來每年感染人數約在千例,但確診梅毒個案卻逐年上升,今年1至7月梅毒感染通報數新增5826例,高於去年同期5456例。主要原因在年輕性活躍族群的不安全性行為,醫師提醒,如果發生不安全性行為,務必主動接受性病篩檢。 -
類鼻疽潛伏期最長可達21天! 類鼻疽治療以抗生素為主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582颱風過境,看似風雨停歇、積水消退,但健康風險並未隨之遠離。類鼻疽(Melioidosis)這個疾病名稱,在颱風季節後特別需要我們的關注。根據疾管署統計,今年國內累計35例類鼻疽本土病例,其中2例死亡,提醒大家不能掉以輕心。 -
屈公病疫情嚴峻! 全球2025年累計病例數突破25萬例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273隨著暑假旅遊旺季到來,國際間卻傳來令人擾憂的消息。疾病管制署於2025年8月5日宣布,將中國廣東省屈公病的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從第1級「注意」提升至第2級「警示」,這項決定背後反映的是全球屈公病疫情正快速惡化的嚴峻現實。世界衛生組織已在7月22日發出緊急呼籲,要求各國立即採取行動,而全球2025年累計病例數已突破25萬例,創下歷史新高。 -
豪雨不斷!類鼻疽、登革熱升溫 廣東省屈公病疫情嚴峻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568南部豪雨不斷,汙水、汙泥或環境積水,導致病媒蚊孳生,疾管署表示,上周新增3例類鼻疽本土病例,均為丹娜絲颱風後發病,高雄市2例及台中市1例,介於50多歲至60多歲,均有汙水、汙泥接觸史。暴雨過後帶來的污水,也提高鉤端螺旋體病、登革熱等傳染風險,今年截至8月4日,累計19例鉤端螺旋體病本土病例,低於近5年同期,其中4例於丹娜絲颱風後發病,台中市3例、花蓮縣1例,介於40多歲至70多歲,發病日介於7月12至22日。 -
有效降低4癌症死亡率! 定期接受癌症篩檢為健康儲值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666國民健康署持續推動癌症篩檢政策,實證顯示,篩檢可有效降低乳癌、大腸癌、子宮頸癌及口腔癌的死亡率,並有助延長平均餘命,最高可達3.38年。研究亦指出,癌症篩檢除有助早期發現、及早治療,同時因壽命延長而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有效提升國人健康及國家整體競爭力,朝健康台灣不斷邁進! -
丹娜絲過後上週高雄新增6例類鼻疽本土病例 其中2人亡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786丹娜絲颱風過境南部地區,疫調顯示,上週6例類鼻疽本土病例,均居住於高雄市,其中2人死於類鼻疽併發肺炎及敗血症,另4例仍在住院治療中。丹娜絲颱風過境帶來大量降雨及驚人風力,羅一鈞提醒,強風暴雨易使土壤及泥水中的類鼻疽桿菌暴露於地面,透過接觸傳播、吸入性感染等管道,以致颱風後1個月內確診個案明顯增加。由於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者感染後重症機率較高,提醒上述高風險族群,如有發燒、咳嗽等症狀應儘速就醫,即早診斷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