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晚孕
-
突破人工生殖瓶頸!長庚研究發現這物質 有助胚胎著床
兩性關係 / 不孕症5833胚胎能否順利在子宮著床,是成功懷孕的關鍵,許多婦女曾因此飽嘗不孕或自發性流產痛苦。林口長庚醫院幹細胞與轉譯癌症研究所及婦產部生殖內分泌科團隊的最新研究發現,人類胚胎幹細胞所衍生的「醣脂」(Glycosphingolipids, 簡稱GSLs),會促進母體與胚胎間的溝通與免疫耐受性,可能有助於胚胎著床。這項突破性的成果,可望最快在3年後應用於人工生殖技術,提升人工生殖技術的效能,進而嘉惠全球眾多的不孕症病人。 -
國人晚婚晚育成趨勢 試管嬰兒補助方案助不孕夫妻圓夢
兩性關係 / 不孕症3512「體外受精(俗稱試管嬰兒)人工生殖技術補助方案」於110年7月1日起上路,截至112年7月31日,共有5萬6398件申請案完成療程,通過補助費用審查,產下1萬2150名嬰兒,協助1萬836對不孕夫妻圓夢。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晚婚晚孕已成社會趨勢,如有不孕困擾,務必積極接受治療。 -
想生龍寶寶?掌握好孕「4」關鍵 不孕症療法多元友善
兩性關係 / 不孕症3948內政部統計月報顯示,2022年新生兒僅13.89萬人,與2021年相比,出生人口減少了1.49萬人創歷史新低,造成出生率持續下降的主因在於「晚婚晚孕」的趨勢。衛福部於2021年7月起加碼補助,將試管嬰兒補助對象擴大至所有不孕夫妻。 -
晚婚、晚孕求子難? 台灣試管嬰兒之父鼓勵別輕言放棄
兩性關係 / 不孕症5136晚婚、晚孕,大幅提高不孕風險,如罹患罕見疾病,又或是罹患癌症,想孕育下一代的難度更高,必須透過精準的試管嬰兒療程,才能一圓為人父、為人母的夢想。「台灣試管嬰兒之父」、TFC台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創辦人曾啟瑞醫師表示,生殖醫學技術大躍進,不孕夫妻不要輕言放棄。 -
2020出生vs.死亡人口「死亡交叉」 不孕症補助促催生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632020年台灣出生與死亡人口數出現「死亡交叉」,新生兒人數居然少於死亡人數,受到疫情影響,婦產科醫學會預估,今年新生兒人數將再創歷史之紀錄,恐不到15萬人。 -
長輩使用手杖防摔跤 消基會抽查10件有3件不合規定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599國發會預估,到了2026年,我國每5名國人中,就有1人年齡超過65歲,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2065年情況更為嚴重,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達41.2%,如何避免及預防長者摔跤,已成為健康議題。 -
年紀越大懷孕成功率越低 想當媽就該提早規劃
兩性關係 / 不孕症298540歲的A媽咪,結婚4年多一直想懷孕都沒成功,好不容易第1次懷孕卻流產,最後求助於不孕門診,作了2次人工生殖都失敗,在醫師鼓勵下,再試一次,所幸順利著床,過年前生產,寶寶已經兩個多月大。 -
晚婚晚孕衝擊少子化 中西醫合併治療事半功倍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680擁有30年中醫臨床經驗的黃蘭媖,專精於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瘤、腹腔沾黏、多囊卵巢綜合症、卵巢機能退化等婦科疾病,擅長中醫辯證調整體質,協助許多不孕夫妻順利完成人生功課。黃蘭媖表示,在懷孕上,女性受限於生理結構因素,這是相當現實又殘酷,一旦過了35歲,卵巢機能迅速降低,受孕機率減少許多。即使幸運受孕成功,流產風險也比年輕女性增加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