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新生兒腸病毒重症
-
新生兒腸病毒重症拉警報! 今年重症都染伊科病毒11型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5009近日疾管署公布新增兩例新生兒腸病毒重症案例,分別為中部出生8天大男嬰與南部5天大女嬰,兩名嬰兒都因感染伊科病毒11型併發敗血症、肝炎、血小板低下等重症,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接受治療。更值得注意的是,疫調發現這兩起案例都疑似因家戶接觸而感染,其中男嬰的母親生產前有上呼吸道症狀,父親在陪產當日也發燒;女嬰的媽媽產前同樣有發燒、喉嚨痛等症狀。根據疾管署最新統計,今年累計已有13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其中新生兒重症案例就佔了10例,且全部都是感染伊科病毒11型,創下近6年同期最高紀錄。 -
上週新增2名新生兒腸病毒重症! 其中1名早產男嬰死亡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828上週新增2名新生兒腸病毒重症個案,其中1名寶寶死亡,因早產、呼吸窘迫,出生當日就住進新生兒加護病房,出生後第4天出現活力下降、呼吸急促、血小板低下等症狀,隔日不幸死亡,等於還沒回到家,就離開人世,令人不捨。 -
腸病毒新生兒重症風險持續 梅毒疫情較去年同期升6%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615上週(6月29日至7月5日)門急診就診計6772人次,與前1週(6877人次)相當,無新增腸病毒重症、死亡病例,但今年累計9例腸病毒重症,為6年同期最高,造成6死,均為新生兒,其中5名寶寶死於伊科病毒11型重症。為此,疾管署呼籲,授乳母親若疑似感染腸病毒,請考慮暫緩哺餵母乳。 -
新生兒腸病毒重症持續!酒精不能除腸病毒 正確該用它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760國內新生兒腸病毒重症發生風險持續,疾管署今(8)日表示,近4週實驗室監測顯示社區腸病毒以伊科病毒11型為多,新生兒重症發生風險持續。今年累計仍為9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含6例死亡),許多家長緊張擔心家中嬰幼兒染疫。前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張文靜提醒,酒精可用來對付新冠肺炎病毒,但環境中如存有腸病毒,噴再多酒精,也不能完全消滅掉,須用漂白水。 -
上週再添1起新生兒腸病毒死亡! 7月底之前仍在流行期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999上週再添1起新生兒腸病毒死亡個案,為今年第5例新生兒腸病毒死亡。疾管署表示,到7月底之前為新生兒腸病毒流行期間,家長和新生兒醫療照護機構務必提高警覺,應該盡量謝絕訪客,也盡量謝絕親朋好友對新生兒抱抱親親。目前社區腸病毒流行病毒以伊科病毒11型最多,占37%,其次為克沙奇A6型(占20%)、克沙奇A2型(占19%)。羅一鈞表示,2018年5月至7月台灣也曾有過一波新生兒伊科病毒11型疫情,造成7例新生兒伊科病毒11型重症、其中6例死亡。 -
寶寶周產期染腸病毒變重症 醫曝留意新生兒3傳染途徑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962張小姐在懷孕36週又4天時發燒,隔日在台北慈濟醫院剖腹產下男寶寶安安。出生後,安安的狀況良好,但第4天卻在嬰兒室發生2次唇色發紺,刺激恢復後,活力依舊正常。兒科醫護團隊排除了先天性心臟病,抽血檢查卻發現白血球和血小板低下,肝功能異常,且隨後出現發燒及活力下降,在高度懷疑周產期感染的情況下,安排血液培養、腰椎穿刺及核酸檢測。經通報疾管署後,最後確診為新生兒伊科11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並轉入兒童加護病房治療。 -
今年首例腸病毒死亡個案 出生至死亡僅25天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129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說明,該名產婦生產前夕發燒、身體不適,為避免將疾病傳染寶寶,於6月27日選擇剖腹產,但男嬰仍在出生後3天,出現腸病毒等不適症狀;病情持續惡化,7月4日轉至醫學中心,住進加護病房急救。 -
今年首例新生兒腸病毒重症 加護病房急救中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203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說明,小男嬰出生前幾天,母親出現發燒、身體不適等情形,因此選擇剖腹產。初步研判,寶寶可能是在產程中遭伊科11型腸病毒感染,但也不排除是出生後,在親友探視時未做好清潔工作,將病毒傳染給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