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數位時代
-
數位時代親子教養更難! 逾2成兒少曾因3C與家長衝突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397在數位科技快速滲透日常生活的今日,智慧型手機與社群媒體已經成為許多兒少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隨著孩子越來越早接觸3C產品、每日使用時間不斷攀升,其社交互動、情緒發展與認知能力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
吉卜力AI生成圖掀熱潮! 心理師解析背後8種心理現象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6054當ChatGPT推出能夠生成吉卜力風格圖像的功能後,社群媒體迅速被各種「吉卜力化」的頭像和圖片淹沒。這股熱潮不僅僅是一個科技進步或網路趨勢,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它反映了更深層的人類需求和心理動機。對此,心理治療所黃閎新臨床心理師也分享,為什麼吉卜力風格的AI圖像會引發如此廣泛的反響。 -
衛生福利部公布首次數位性別暴力調查 男同志風險最高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637數位時代上網已成日常生活,但你曾在網路遭受「數位性暴力」嗎?衛福部保護司16日公布我國首次數位性暴力狀況調查報告,結果顯示,18至74歲民眾數位性暴力終身盛行率為59.4%,1年內盛行率則為47.7%,其中以男同志(非異性戀男性)風險最高。 -
3成高中職生看過「18禁」 逾百名兒少在社群傳私密照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907社群網站興起,不少網路笑話時常說「臉書是老年人使用的玩意」那麼年輕人都用什麼呢?近期多起兒少因手機使用與家長產生衝突的新聞,顯見父母正面臨數位時代教養的新挑戰。家扶基金會近日公布最新《兒少網路社群使用習慣調查》,問卷回收16,678份,結果發現,「影音社群」受到台灣兒少的歡迎。
-
改善青少年憂鬱 學校推「快樂課程」提高學生幸福感!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141台灣青少年自殺死亡率逐年攀升,其中14歲以下的自殺人數近年有明顯增加的趨勢。憂鬱是年輕人罹病和失能以及自殺的主要原因之一,學校推動「快樂課程」有助於幫助學童預防憂鬱!根據《BMC公共健康》期刊2022年1月發表的研究,以積極心理學和認知行為療法設計的快樂課程,進行的隨機對照試驗研究結果,將有助於證實以校園為主、預防青少年罹患憂鬱和提高幸福感方案的有效性。 -
正念練習提升專注力 心理師:3個方向觀照自身不批判
醫美減重 / 心靈成長3580國泰綜合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陳惠娟表示,當我們腦中存在越多的煩惱,壓力荷爾蒙如皮質醇(cortisol)的分泌就越多,然而本來應該是幫助我們適應壓力的皮質醇,如果長期增高,對生理上卻可能產生有害的影響。 -
健保獲創新商務「評審團大獎」 健康存摺APP防疫亮眼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368衛福部健保署在數位應用科技再獲肯定,在新冠肺炎爆發時,健保署運用數位科技配合防疫,昨(28)日獲頒數位時代2021年創新商務獎之「評審團大獎」及「最佳管理創新金獎」殊榮。 -
3C「育兒神器」恐助長惡視力 爸媽拿回主控權有妙招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671面對科技產品普及的數位時代,3C螢幕產品成為父母安撫孩子的「育兒神器」,忙碌時面對孩子的要求或吵鬧,不得已提供3C螢幕產品,但您知道嗎? 3C保母正默默侵襲孩子的視力。為使家長不再糾結,國民健康署特別編製《手機還我 孩子不哭》手冊,邀集專家針對家長最常用3C育兒的情境,傳授正確、創意且有效的育兒妙招,幫助現代父母解決苦惱的3C育兒難題,為孩子視力健康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