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搶救
-
剖腹產婦突發冠狀動脈剝離險喪命 陽明交大團隊神救回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6065俗語說:「生得過雞酒香,生不過4塊板」,顯示了生產的危險性。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團隊成功搶救了1位產後媽媽。祝小姐生完小孩後的2、3天感覺肩頸痠痛,起初不以為意,但到了第6天、出院的前一天中午,胸口一陣劇痛後失去心跳,醫療團隊立即啟動急救機制,並透過鑑別診斷,釐清突發狀況原因,急救之後透過心電圖發現患者屬ST段上升,檢查後發現是罕見的自發性冠狀動脈剝離(簡稱SCAD),後續在最嚴重的冠狀動脈放置支架並以藥物治療,成功挽救生命。 -
心悸、冒冷汗勿輕忽! 搞懂6大心肌梗塞前兆及時自救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988當經典美劇「六人行」的演員馬修派瑞,疑似因心肌梗塞而溺斃家中浴室時,引起不少影迷譁然。心肌梗塞發生時,冠狀動脈可能被嚴重阻塞,進而導致細胞缺氧、無法運作,不過心肌梗塞發作前還是有些跡象能幫助我們判讀病狀,並進一步尋求醫療、搶救措施,接著就一起來關心有哪些「心肌梗塞前兆」吧!《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心肌梗塞前兆」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心肌梗塞前兆排行。 -
工程師顱內出血險喪命! 醫採低溫治療10天後恢復意識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9051名37歲楊姓工程師在意識不清的情況下,被救護車送至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檢查為雙側額葉有外傷性腦內出血,危及生命,所幸經醫療團隊搶救,使用低溫治療10天後,楊男恢復意識,經過1個月,回診時已能談笑自如,聊起在復健過程中的印象都非常清楚,唯有近期少部份情感記憶模糊,數學與邏輯思維未受影響。 -
孕婦懷二寶因子癇前症險命危! 醫揭定期產檢防範未然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84151名39歲的孕產婦原本預計在4月初喜迎二寶,然而,在農曆年前,懷胎滿33週的她,突然感到視力模糊及嚴重的腹痛,在原產檢診所的建議來到恩主公醫院急診,病情一度危急讓醫院啟動999「全院緊急救護」,在值班婦產科醫師黃威鈞和醫護團隊的搶救下,發現胎兒已無心跳,在與家屬溝通後,緊急送至開刀房緊急剖腹產,該名孕產婦被診斷出子癇前症和HELLP症候群,更併發急性腎衰竭,1週需要洗腎3日,在歷經院內神經科、腎臟科、復健科、眼科及心血管科等醫療團隊會診與住院35日後平安出院。 -
兒童未坐安全座椅死亡率大增8倍 謹記使用4要訣保平安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755根據美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局NHTSA的交通事故統計,兒童未乘坐安全座椅,死亡率是乘坐者的8倍。國民健康署110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顯示,未滿4歲兒童每次乘坐轎車時,有將近1成8的家長不常將兒童安置在安全座椅上,其中家有3歲到未滿4歲的兒童的家長中,更有將近2成的家長從來沒有將兒童安置在安全座椅上。 -
中風後肢體痙攣、難吞嚥! 復健助恢復自理能力防失能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552奇美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謝孟倉表示,近半數病人中風後可能遭遇肢體痙攣,會出現手腕彎曲、肩膀內收等表現,主因在於中風後腦細胞受損導致無法控制肌肉,而增加失能嚴重度,若未積極復健及治療會使肌肉和關節僵硬。 -
全球首例!醫生成功將豬肝移植入人體 暫未見排斥反應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719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3月14日宣布,成功將1隻多基因編輯豬的全肝,以輔助的方式移植到1位腦死亡患者體內。值得注意的是,豬心臟、豬腎臟的人體移植試驗已於2021年起在多國進行,但在人體內移植豬肝臟還是全球首次,這亦標誌了中國在異種器官移植領域邁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 -
先心梗後中風!4旬病人走2次鬼門關 北醫附醫成功搶救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574關於病人先後歷經心肌梗塞、缺血性腦中風的急重症考驗,北醫附醫神經內科主任李薰華解釋,缺血性腦中風與心肌梗塞均為血管疾病,心肌梗塞是心臟血管阻塞,缺血性中風是腦血管阻塞。根據研究,病人若有缺血性心臟病或冠狀動脈疾病,發生缺血性腦中風的機率較一般人高出2到5倍;若病人年紀輕輕就出現缺血性中風的症狀,也要特別注意是否有心臟相關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