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接觸感染
-
案269未滿5歲兒子染病全班停課14天 口罩實名制4月9日再升級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728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第299例在3月26日出現體溫37.5度微燒,28日通報30日確診,3月26日曾到就讀幼兒園1天,密切接觸師生共17人全數居家隔離,該班今日開始停課14天。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如果確認是接觸的高風險,疫情中心會主動通知,未通知者風險不高,家長不需恐慌。 -
沒事多洗手、洗手多沒事! 病毒在這些物品可活9天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104新冠肺炎目前已知的傳染方式為飛沫傳染、接觸傳染、糞口傳染。國人最普遍的預防方式就是配戴口罩預防飛沫傳染,北投健康管理醫院蔡聰聰主任醫師提醒民眾,還要需注意清潔的重要性,無論是環境上或個人的衛生清潔都需落實行動,降低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性。 -
新冠肺炎防疫大作戰! 消毒產品用好用滿更要用對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873苗栗為恭紀念醫院藥師顏群芳表示,洗手是去除雙手髒汙、細菌、病毒最實際有效方式,藉由肥皂或洗手乳帶起髒汙,仔細搓揉每個部位至少1分鐘,再用清水將髒汙細菌帶離雙手,最後把手擦乾,才算完整地完成洗手程序。如只是稍微沖一下水,洗手效果會大打折扣,並且只要雙手可能受汙染時,就應該徹底清洗。 -
接觸感染威脅武漢肺炎疫情 新加坡研究:洗手勝口罩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742針對新加坡研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解釋,研究團隊在兩間負壓隔離病房內與外都採檢,都有入住武漢肺炎病患,一間在未清潔狀況下採樣,另一間在充分清潔消毒狀態下取樣,發現未清潔負壓隔離病房內,不論地板、馬桶、洗手台、把手多處都有病毒蹤跡,另一間則幾乎沒有。 -
家庭群聚陸續發生 阻止病毒繼續擴散專家提出策略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059台灣大學公衛學院教授張靜文表示,目前資料顯示,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最主要傳播媒介就是飛沫,如果人與人距離比較近,有可能直接吸入帶病毒的飛沫,如果飛沫掉落在物體或床上,另外一個人手接觸,就會把病毒帶到自己身上。另外,飛沫如果在空中變成飛沫核,就容易隨著空氣四處飄。 -
【武漢肺炎】第24例感染源仍未明 日韓病例數激增旅遊疫情升高至警示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646鑽石公主號包機昨(21)日晚間返台,乘客19人目前都在隔離病房,沒有發燒或呼吸道相關症狀,若2次採檢陰性將移至檢疫所,至隔離期滿14天。另外,第24例患者感染仍然不明,中央疫情流行指揮中心指揮官首度鬆口,可能找不出來。韓國、日本病例數激增,旅遊疫情升高至第2級「警示(Alert)」。 -
白牌司機妹妹確診為第23例 鑽石公主號包機確定延後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862中央疫情流行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第23例台灣武漢病毒病例,在1月27日與第19例一起家族聚餐吃飯,因記者會約前10分鐘才知檢驗結果,目前僅掌握患者有些咳嗽,相關接觸者正在追查。統計家族群聚當天聚餐11人,已確認5位確診,其餘6人採檢陰性,相關接觸已採檢189人陰性,24人檢驗中。 -
網路充斥防疫妙招真管用? 這些NG方式金母湯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4460奇美醫學中心醫務秘書暨加護醫學部部長陳奇祥呼籲,正常居家通風良好及空曠清潔之環境,並不需要佩戴口罩,若近距離、密閉空間及長時間接觸人群可考慮配戴口罩。對於需不需要戴口罩應該取決於自身曝露的風險高低,現階段建議,慢性病人及免疫力較差者、有發燒或有呼吸道症狀者、有可能接觸感染者或是進出醫院者,才需佩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