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捷運
-
騎機車易得肺癌? 專家:PM2.5暴露量最高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7405想減少罹患肺癌風險,專家建議少騎乘機車。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公布臺北都會區通勤期間空氣汙染物暴露量調查報告,結果顯示,通勤空汙暴露量與通勤工具有關,及摩托車通勤時PM2.5暴露平均濃度32.1μg/m3,約是搭乘汽車者的4倍之多,越來越多證據顯示,PM2.5恐導致肺癌。 -
熟女動起來! 預防糖尿病別再偷懶找藉口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503糖尿病學會理事長許惠恒指出,女性停經前後,為身體機能的重要轉折點。停經之後,女性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死亡率,以每5歲近乎1倍的速度上升,嚴重危及健康。 -
熟齡族生活障礙調查 無法自理成最大挑戰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563除了能自己打理生活之外,熟齡族3大生活麻煩中,另2項為「吃得健康營養」,例如蔬果農藥殘留等食安問題、一個人很難料理食物;「有效就醫診斷」,例如候診、拿藥關關等待太久、找不出病痛原因等。
-
年輕型失智症資源乏 「職務再設計」延緩病情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229國際研究顯示,45歲至65歲的人口中,約千分之一罹患失智症,依此估算,全國65歲以下的年輕型失智症患者約1萬2000人,盛行率持續上升,罹病後離開職場,生活失去重心,退化速度更快,成為家人沉重的負擔。 -
每天散步提高些微活動量 研究顯示可降憂鬱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296根據結果發現,輕度活動(如散步,呼吸及心律沒有明顯增加或出汗)與改善心理健康和憂鬱症狀的緩解有關;中度(相當於15至20分鐘內走完1.6公里,呼吸與心率增加,但仍能對談)至劇烈(相當於跑走13分鐘完1.6公里,呼吸與心率明顯增加,且難以長時間談話)的身體活動,更能提升整體身心健康,且減輕疼痛之效。研究並指出,過去經常久坐的人,在從事輕度或中度體能活動後,整體幸福感和情緒呈現大幅改善。
-
「啟端」推動特殊兒童療育 創辦人吳端文深耕40年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149吳端文畢業於台大職能治療系,為了深入幫助台灣各類特殊兒童,遠赴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取得特殊教育碩士,接著更到「感覺統合」發源地南加大職能治療研究所,專攻感覺統合理論及實務課程。之後在知名感覺統合始祖Ayres博士所創立的愛爾絲診所,進行臨床實習,取得感覺統合證書及SIPT(感覺統合及運用測驗)證書。 -
習慣搭捷運戴耳機? 當心聽力健康悄悄流失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712
宏仁診所李宏信醫師指出,一般人正常的聽力約在25分貝,也就是悄悄話的音量,而平常講話聲音的分貝則在60左右。通常在85分貝的環境中待超過8小時,聽力就容易受到損傷,且每增加3分貝,聽力受影響的時間即減半。也就是說,待在88分貝的地方超過4小時,你的聽力就會受到傷害。以此類推,若在 100分貝的環境中待超過半小時,就足以讓聽力受損。 -
年輕人耳機不離身 當心聽力回不去了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266專業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近來聽力受損的年輕人比例逐年攀升,據門診觀察,約比十年前增加了近兩成之多,成長快速主要的元凶就是耳機。一般來說,人們最小可聽見的音量,也就是所謂的正常聽力為負10至正25分貝間;往上增加,若聽不見26至40分貝間的聲音就可算患有輕微的聽損,就有治療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