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抗癌藥物
-
免疫力不足罹癌機率大增! 中醫抗癌殲滅癌細胞有一套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333據醫學研究顯示,先天免疫不足者致癌率較正常人多200倍以上,意即自體細胞免疫力是決定癌變的重要指標。要治癒癌症,首先需有足夠的自體免疫力,若自體免疫力不足,則必須仰賴抗癌藥物避免癌細胞繼續增生,才能進一步消滅癌細胞。 -
頭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 抽菸、喝酒、嚼檳榔罹患機率高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3627頭頸癌是國人發生率第6、死亡率第5的癌症。一般而言,頭頸癌好發年紀在55歲到60歲之間,若本身如上述個案帶有p53基因突變,罹患癌症的機會則相較高出許多。除了基因影響,常見造成頭頸癌的危險因子包含抽菸、喝酒、嚼檳榔等習慣。 -
確診隔離無法照顧罹癌愛犬 1999新北動保處暖心協助
健康養生 / 寵物健康3002COVID-19疫情開始至今,新北動保處不僅協助確診者共居寵物安置事宜,也協助就醫,板橋1名新冠肺炎確診者陳小姐因共居老犬罹癌亟需就醫,來電求助表示家中高齡柯基犬仔仔,罹患鼻腔腫瘤,已是癌症後期,因無法出門就醫很心急,新北動保處隨即派員接送仔仔就醫,再安全送回,解決陳小姐目前居家隔離的困擾。 -
國衛院小分子抗癌藥系統 僅20%劑量藥效倍增副作用減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3399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所長張俊彥表示,目前常見的癌症治療方式為手術、放療、化療、小分子藥物和大分子抗體藥物,各有其優缺點,但小分子抗癌藥物已成研究趨勢,原因為具有較高的毒殺能力、較佳的腫瘤組織穿透能力,提高藥效,且副作用較低。 -
頻尿、解尿不順恐攝護腺癌 晚期新藥納健保須符合條件
癌症新知 / 攝護腺癌3561最新國人10大癌症死亡排行榜顯示,108年攝護腺癌位居10大癌症死因第6名,罹癌人數逐年增高,研判與人口老化有關,以歐美國家為例,攝護腺癌均在新增罹癌人數排行榜的前3名。 -
臺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 卸下白袍實踐公衛理想
醫藥衛生 / NOW人物3895陳秀熙談起當初選擇脫下白袍,轉戰公共衛生社區服務的心情,有感而發地說:「這個社會仍需要加入一點異質性,要有不同跨領域的人才培育,才可維持台灣於健康醫療領域上保有的頂尖地位。」為讓健康醫療更多元,必須要有醫療背景的專業人士,逐漸引入其他理工文社範疇,而陳秀熙,就是在時代變化下,最早受到衝擊的一群。 -
老是胃脹、胃痛吃不下 你以為消化不良可能是胃癌末期
癌症新知 / 胃癌4426日本大學醫院(日本大学病院)消化器病中心醫師池原久朝表示,胃癌初期是在胃壁內表層黏膜的異常細胞,接著不斷越深越廣增殖,根據不同深度可稱做4種型態,發展到最後變成革囊胃(或稱皮革胃),由於早期癌細胞在胃黏膜,不會聚集在1塊,而是像沙粒般廣範圍分布,因此早期發現有一定困難度。 -
胃癌早期症狀不明顯確診多為晚期 高危險群有這些
癌症新知 / 胃癌4885台中慈濟醫院一般外科主任余政展表示,胃癌高危險群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慢性胃發炎、酗酒、高鹽、亞硝酸鹽和醃漬類食品過量、過去曾接受部份胃切除,以及EB病毒感染等。根據107年癌症登記報告指出,胃癌位居國人第7大癌症死因,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通常至晚期才確診,約有4成患者無法開刀,只能依賴化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