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抑制劑
-
挺過抗癌化療艱難期 提升免疫是關鍵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869中醫師陳瑞聲說明,雖然抗癌療法推陳出新,但大多數癌症治療仍以化療為主,且效果因人而異,並非每個人都能因為化療就讓病情好轉,重點是病人承受不住化療副作用病情急轉直下的也大有人在。 -
原來不只有T細胞 白血球也有免疫檢查點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4017
陽明大學研究團隊長期分析人類、小鼠的白血球,發現免疫檢查點不只存在於T淋巴球細胞,也存在單核球、巨噬細胞、樹突細胞等扮演第1道防線的先天免疫白血球中,也就是除了應用於治療癌症的後天免疫檢查點之外,還有1種更早啟動免疫反應的「先天」免疫檢查點,扮演調節人體抗病毒能力的角色。 -
胃腸道基質瘤新藥 台灣抗癌研究新紀元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255臨床顯示,胃腸道基質瘤好發於40歲以上族群,50至70歲間為發生年齡高峰,發生部位以胃部居多,占5到6成,其次為十二指腸以下到迴腸,約占2至3成,其餘1成為在大腸、食道等非胃部等部位,另後腹腔也可能會發生基質瘤。 -
肺癌患者福音 免疫治療健保給付這3種
癌症新知 / 肺癌5797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公告自4月1日起,3種免疫療法藥物給付標準,像給了罹癌病人「一線生機」。實際採用過免疫治療方法的臺中慈濟醫院胸腔內科邱國樑醫師表示,免疫療法除了價格昂貴也並非人人適用,必須審慎與醫師討論。 -
攝護腺肥大下水道不通 這3種藥治男人長壽病
兩性關係 / 男人幫235攝護腺肥大又稱為男人長壽病,好發於50歲以上男性,有些男性40歲之後就會出現排尿困難、尿不乾淨等困擾。這個男人泌尿下水道的問題,隨著年紀增長而愈發明顯,若患者出現尿滯留、尿液回流等狀況,可能導致膀胱發炎、傷害腎臟功能或引發尿毒症。 -
這8種癌症病友 使用免疫療法藥物可申請給付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4958免疫療法為許多無藥可用的晚期癌友開啟最後一線生機,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共擬會議開會決議,除了通過8種癌別的給付標準,預估可適用人數約1300人,但礙於經費有限僅先匡列「8億800人」,因此將採「取號」制度因應,最快4月、最慢6月可以上路。 -
歲末春節美食當前 定時定量健康不傷胃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371最近節慶、尾牙聚餐多,享受大餐的同時也要注意自己的腸胃狀況。1位剛升上業務經理的陳先生,因工作壓力大、3餐不定時,加上最近應酬頻繁,出現咳嗽、喉嚨卡卡的感覺,至耳鼻喉科門診檢查結果正常,轉至臺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經龔子翔醫師檢查,發現是中度胃食道逆流,食道與胃之間的括約肌鬆弛,胃酸已侵蝕下食道和賁 -
腸道隱形殺手 發炎性腸道疾病15年增26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532在腸道疾病中,除了大腸癌令人聞之色變外,「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簡稱IBD)也同樣令人頭痛,從年輕開始就會如影隨形的跟著病人一輩子。發作時除了惱人的腹痛、血便外,更會讓人狂跑廁所,時時與馬桶為伍,若無及早診斷控制,除了生活大受影響外,長期累積下來的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