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手術室
-
台大全球首例「無缺血時間」心臟移植! 登上國際期刊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7068心臟移植手術成功與否關鍵在於缺血時間,全球醫界極力縮短心臟缺血時間,台大醫院日前完成全球首例「無缺血時間」心臟移植手術,研究團隊以葉克膜為靈感,打造移動式器官維護系統,讓離體心臟在移植過程中保持「跳動」,大幅提高手術成功率,以及術後生活品質。此次全球首例「無缺血時間」心臟移植成果也榮登國際期刊「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 Techniques」。 -
台灣醫療軟硬實力兼具! 專家建議新南向布局以醫帶商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6814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事件引爆全球市場劇烈震盪,藥物可能列入下一波關稅重點,台灣醫療產業何去何從,成為醫界關注焦點。專家建議,政府與產業攜手合作,結合智慧醫療、再生醫學與醫療管理等優勢,讓台灣醫療產業成為經濟成長的第二支箭,另一座護國神山。 -
停經後仍不時出血? 當心子宮內膜增生病變子宮內膜癌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67621名60歲的吳女士因為停經後仍有不定期出血的情形,因此一直持續在台北慈濟醫院進行追蹤檢查。日前在某次回診中,透過超音波檢查發現子宮內膜厚度異常增生,遂決定接受子宮內膜搔刮術進行採樣。經手個案的台北慈濟醫院婦產部醫師邵芷萱說,在手術中發現了吳女士的子宮中有一塊肉瘤,若不及時處理,很有可能會病變為子宮內膜癌。因此在與吳女士討論後,決定以摘除子宮的方式根除病灶。術後吳女士不再受異常出血困擾,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
51歲男突發心因性猝死 新式血管外去顫器技術成功救回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56651歲的王先生於今年1月突發心因性猝死,家人機警發現並緊急送往亞東醫院急診室,經與家屬詳細溝通討論,亞東醫院心臟血管中心內外科醫療團隊成功完成全台首例於導管室「血管外心臟整流去顫器(EV-ICD)」的植入手術,王先生成功恢復生命徵象,經醫療團隊積極治療後,病情逐步好轉,意識狀態也從昏迷恢復清醒。 -
男左胸劇痛確診主動脈剝離! 醫師提醒天冷應當「心」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43665歲的劉先生,年前突然感到左胸劇痛,且痛感由胸口延伸至手臂,撥打119求救便昏迷不省人事,等再次清醒時已在臺北醫學大學部立雙和醫院加護病房,所幸在雙和醫院急診與心臟外科醫療團隊即時搶救下,手術順利完成,並在年後康復出院,日前回診時,恢復狀況良好。 -
奇美推「全期護理」模式 術前、術中、術後全方位照護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28765歲的黃女士,去年2月因為罹患乳癌至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接受乳房切除手術。考量術後可能影響神經血管或肌肉骨骼系統,造成患側疼痛及活動度受限,影響病患心理健康。奇美醫院開刀房團隊透過手術全期訪視,提供個別化的護理指導。並與物理治療師合作,教導手臂運動復健降低潛在風險。術後定期電話訪視病人情況,並於回診時至開刀房進行上肢活動功能評估。透過手術前、中、後3階段的手術全期訪視,如今黃女士已復原良好。 -
亞太醫療永續轉型論壇 聚焦醫療產業減碳共創永續未來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502減少碳排是國內各產業共識,醫療產業更是如此,國內目前有29間醫院發布永續報告書,96家知名醫療院所簽署了由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發起的「醫院永續發展倡議書」,彰顯醫界對永續行動的重視。今日,CSRone永續智庫與TAISE共同舉辦的2024亞太醫療永續轉型論壇,以低碳醫療和智慧醫院為主題,邀請各大代表,共同分享低碳與智慧轉型的成功經驗。 -
男子腰痛以為腎結石復發!竟是腹主動脈瘤 險破裂喪命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551主動脈是供應人體血流的主要大血管,依部位可分為胸主動脈跟腹主動脈,當血管壁因為疾病或老化退化變形、變薄或膨出,就會形成主動脈瘤。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楊凱文指出,男性發生腹主動脈瘤的機率是女性的4至5倍,且年紀越大發生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