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恐懼
-
奇美推「全期護理」模式 術前、術中、術後全方位照護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28265歲的黃女士,去年2月因為罹患乳癌至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接受乳房切除手術。考量術後可能影響神經血管或肌肉骨骼系統,造成患側疼痛及活動度受限,影響病患心理健康。奇美醫院開刀房團隊透過手術全期訪視,提供個別化的護理指導。並與物理治療師合作,教導手臂運動復健降低潛在風險。術後定期電話訪視病人情況,並於回診時至開刀房進行上肢活動功能評估。透過手術前、中、後3階段的手術全期訪視,如今黃女士已復原良好。 -
青光眼患者福音!居家眼壓監測追蹤病情 遠離失明危機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328掌握門診外眼壓波動 為青光眼患者帶來更積極的病程管理青光眼患者張小姐罹患青光眼已有30年,從最初對失明的恐懼,到如今透過居家眼壓測量自信掌握病情變化。自從開始居家眼壓測量後,她不再需要頻繁往返醫院,隨時隨地在家測量眼壓波動,對病情控制更具信心,醫師透過完整的眼壓數據,能及時調整治療計畫,控制病情進展。 -
老花眼突然好轉?小心白內障惡化! 過熟手術風險更高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4401許多人擔心白內障手術引起併發症而遲遲不敢做手術,但實際上這些併發症發生的機率相當低。相反地,若延誤治療,過熟的白內障可能引起青光眼等併發症,導致視力惡化,嚴重者更可能失明。因此,當白內障已影響 -
下背痛影響全球逾6億人口 世界脊椎日籲重視脊椎健康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82脊椎手術一不小心會全身癱瘓?儘管現今醫療資訊、技術發達已普及,坊間還是有不少對脊椎手術的誤解。10 月 16 日是世界脊椎日,旨在提高全民對脊椎疾病的認識,羅東博愛醫院神經外科許詠鈞醫師鼓勵病人透過求診諮詢,克服恐懼、正視脊椎病痛,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
職場溝通數位化好嗎? 員工資訊焦慮恐大幅降低生產力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7071雙十節當天同時也是世界心理健康日,世界心理衛生聯盟(WFMH)將今年的主題訂為「職場心理健康」。《2023亞洲心理健康指數》報告指出,87%台灣員工承受中高度心理健康風險,造成員工敬業度降低、缺勤嚴重和流動率提升,進⽽導致⽣產⼒下降。《SAGE Open期刊》今年8月所刊出的研究指出「錯失恐懼症」與過載資訊,是影響員工心理健康和感覺累垮的主要原因。 -
新竹台大分院「安寧電影院」 邀民眾重新認識生死議題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498西元2005年英國的Help the Hospices(現為Hospice UK)組織率先提倡每年10月第2個星期六為「世界安寧日」,自此,每年每年都有超過70個國家地區在這一天,共同為安寧療護發聲。而新竹台大分院去年首次推出安寧電影院活動,民眾迴響熱烈,今年特別選在世界安寧日的前夕再次舉辦「安寧電影院」活動。 -
青少年3不心態好心煩 衛福部推線上文字協談傾聽心聲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839衛生福利部自111年起辦理「『謝謝你跟我說』全台生命線青少年心理健康網路支持平台計畫」,陸續與花蓮縣、嘉義市、新北市及嘉義縣等各地生命線協會合作,透過線上文字協談,提供青少年即時、友善且可信任的心理支持服務。 -
堅硬的外殼脆弱的心! 成年人扛責任更要學會減輕壓力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6246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憂鬱症好發時機,通常是生活遭遇重大改變的時候,不見得每個成年人都能在當下做好調適,因此平時能適時紓壓、自我覺察,正是避免陷入憂鬱症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