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性別
-
月經教育不只教處理經期! 醫:應給予正確醫學性知識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5061隨著性別平權意識的提升,「月經平權」議題近年來備受關注。台灣自2023年8月起全面推動「友善提供多元生理用品」政策,針對經濟弱勢提供每月200元生理用品補助,並補助高中職以下學校設置友善提供點。然而,婦產科張至婷醫師表示,真正的月經平權不僅是政策面的支持,更需要從根本的醫學知識教育做起。 -
HPV疫苗擴大接種政策! 從女性專屬到男女防護疫起來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083隨著全球癌症預防意識抬頭,各國政府紛紛加強疫苗接種政策。台灣在這波健康防護浪潮中,再次展現前瞻性的公衛思維。繼2018年開始為國中女學生提供免費HPV疫苗接種後,2025年9月將進一步擴大政策範圍,成為東亞首個同時為男女學生提供HPV疫苗接種的國家。開業生殖中心主任張至婷醫師表示,這項政策不僅彰顯台灣在公共衛生領域的領先地位,更為下一代的健康築起更堅實的防護網。 -
女性失智風險高於男性! Omega-3缺乏成為關鍵因素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237隨著全球高齡化問題加劇,阿茲海默症(失智症最常見類型)的防治已成為各國醫療體系的重要課題。根據美國國家老化研究院統計,目前美國已有超過600萬人罹患阿茲海默症,預計到2050年,這個數字將近乎翻倍。 -
全球跨洲多族群肺癌研究出爐 中研院揭致癌與復發關鍵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10743肺癌自2024年起已成為台灣癌症發生與死亡的「雙冠王」,每年逾萬國人因肺癌喪命。由中央研究院領銜的「臺灣癌症登月計畫」,攜手美國臨床蛋白基因體腫瘤分析聯盟(CPTAC),分析全球數百個案例,近期完成首次涵蓋歐美與亞洲多族群的大規模肺腺癌蛋白基因體研究。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頂尖期刊《癌細胞》(Cancer Cell)。 -
癌症治療等於生育夢碎? 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守住生機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8130衛福部今日宣布,自9月1日起推動「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試辦方案」,初步適用對象為我國國籍18歲至40歲乳癌或血液癌患者,提供取卵療程或取精處置保存補助,凍卵最高補助費用新台幣7萬元,凍精最高補助8000元,每人最多2次,預估首年600名癌友受惠。 -
衛福部啟動藥品預警制度 防川普關稅政策衝擊進口藥價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8106美國總統川普推動關稅政策,要求當地藥價需為全球最低,國內醫界擔心衝擊進口藥價,甚至造成短缺。為此,衛福部部長邱泰源今表示,已啟動藥品預警制度、增加藥品儲存量等4大策略,另請取得國外許可證的廠商增產備妥藥物,製劑藥應要備妥3個月,原料藥則為6個月。 -
公費HPV疫苗9月擴大施打! 國中男女生配合校園接種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768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與多種癌症相關,除子宮頸癌,也可能導致口咽癌、肛門癌、外生殖器癌等,影響不限於女性。為此,衛生福利部宣布自今(114)年9月起,擴大HPV疫苗公費接種對象,由原先的國中女生擴大至國中男生,並呼籲家長與學生把握時機,完成疫苗接種,以強化防癌保護力。 -
觀察6項異常指標! 爸爸罹憂鬱症恐影響孩子行為發展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4709社會文化對男性表達脆弱與尋求協助的傳統看法,使男性較不傾向承認自己受情緒困擾,甚至未尋求協助,這可能影響家庭氛圍與下一代的發展。董氏基金會引述一篇2025年6月發表於《美國預防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父親若罹患憂鬱症卻未獲診斷或治療,對孩子的社交和行為的負面影響可能持續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