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思考
-
健保30而立!千人健走相挺 永續發展邁向下一個30年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8315中央健康保險署今(29)日於圓山花博公園花海廣場舉行「健保30愛相聚 健康台灣更有力-全民健保30週年慶暨健走活動」,賴清德總統親自到場祝賀。活動匯聚衛生福利部邱泰源部長、周志浩次長、健保歷任重要人物(包括張博雅前資政、劉見祥前總經理等)以及各界醫事代表,共同見證健保的承先啟後。 -
你的靈性健康嗎? 自我審視滿足生活意義感的5大面向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7572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普遍越來越重視身心靈各方面的健康,而靈性健康一詞也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靈性健康是什麼?它跟心理健康一樣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出版的靈性生活品質量表(WHOQOL-SRPB),靈性的範疇包含生活意義、信念、希望、感恩及內在平靜等。「生活過得有意義、有目標」就是靈性健康的一種展現。 -
上班族胸悶、頭痛查不出病因? 竟是廣泛性焦慮症上身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804445歲的L先生是位忙碌的上班族,最近頻繁感到莫名的不安與壓力,並且出現頭痛、胸悶,甚至食慾不振的情形。他多次就醫檢查,卻始終找不到明確的病因,就在他感到無助時,一位朋友建議他至新竹臺大分院生醫竹北院區家庭醫學部門診就診,經專科醫師的詳細評估,L先生被診斷為廣泛性焦慮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GAD)。這讓他不禁感到驚訝,原來長期困擾他的問題並非生理疾病,而是心理健康問題。 -
高齡、少子化、醫護人力短缺 在宅醫療轉型成為新模式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7093我國今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高齡者照護需求日益迫切,為了提高照護品質,解決急診住院壅塞,衛福部健保署去年7月1日起推動「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收治肺炎、尿路感染、軟組織感染等3類患者,成效良好,下半年將新增模式,擴大適應症,調整支付。 -
產後憂鬱焦慮如何緩解? 快走、游泳等中強度運動奏效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6652新生命的誕生是件令人喜悅的事情,但從懷孕的那一刻起,女性就會開始面臨到身體的不適與擔心胎兒健康問題的緊張情緒,產後還得在身體尚未完全復原下照顧新生兒,角色轉換的焦慮與壓力,不是一句為母則強就可以輕鬆帶過,媽媽們的身心狀況需要被好好重視。1篇2024年11月發表於《英國運動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產後運動可減輕媽媽的憂鬱與焦慮症狀,並降低產後憂鬱的風險,特別是在產後3個月內開始運動可顯著改善心理健康。 -
孩子心理健康出問題 精神科專家談兒童青少年情緒管理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455近年來,國人對精神醫學的了解已大幅增加,尤其在成人個案中,對憂鬱、焦慮、失眠等情緒問題的求醫意願普遍提高。然而,對於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仍需更多努力。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兒童青少年暨婦女身心醫學科主任陳麗淇指出,許多家長往往拖延尋求幫助,直到孩子出現不願上學、家庭衝突加劇等情況,才會考慮就醫。家長在此過程中掙扎,一方面是孩子的症狀不典型,另一方面擔心就醫會帶來標籤,或需服用藥物。此外,現今生活壓力使家長難以抽出時間來思考如何幫助孩子,造成孩子與家長之間的困境。 -
睡眠有助激發靈感! 一覺醒來記憶重組瞬間得到新啟示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214您是否曾聽過這句話:「如果您無法解決一個問題,那就睡一覺吧」?這不僅僅是一個讓人放鬆的建議,現在也有科學證據證明,充足的睡眠能夠幫助您更清晰地思考並有效解決問題。 -
民眾養狗易犯迷思 熊爸:狗不乖非寵壞!犯錯誰願意?
健康養生 / 寵物健康3485寵物訓練師「熊爸」王昱智表示,養狗就像養孩子,飼主不僅需協助生活管理、安排休閒娛樂,還得深入了解寵物的心理需求,很多人總認為狗狗會故意犯錯,其實事出必有因,呼籲主人們試著以更多的耐心,觀察、理解狗狗的狀況,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