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忙碌
-
減重不必再算卡路里!哈佛211餐盤飲食法 吃出好身材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5049厭倦複雜的卡路里計算來減重?那就試試正席捲全球、源自哈佛大學的「211餐盤飲食法」吧!這方法不用秤重、不算熱量,只要掌握餐盤比例就能輕鬆瘦身,且採用餐盤視覺化管理的人,體重控制效果更好,連血糖和血壓都明顯改善,就連糖尿病患者都能安全一起進行。 -
睡眠時間與死亡率! 過度睡眠可能比睡眠不足更加危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981現代人生活忙碌,許多人習慣在週末補眠來彌補平日睡眠不足。然而,過度睡眠可能比睡眠不足更加危險;研究顯示每天睡眠時間達到10小時的人群,死亡率竟是正常睡眠者的3.5倍。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的專家小組建議,年輕成人和成年人(18至64歲)的理想睡眠時間為7至9小時,老年人則建議7至8小時。這個建議是基於多項科學研究和專家共識制定的。醫學研究明確指出每日睡眠6至8小時是維持健康的最佳時間區間。雖然有些人在6小時睡眠後就能精神飽滿,但從健康角度而言,7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能夠提供身體充分的修復時間,同時避免過度睡眠帶來的負面影響。 -
國健署攜手國際抗癌聯盟交流取經 共創全民防癌新未來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5119為展現我國在癌症防治上的成果與國際接軌的努力,國民健康署於國際抗癌聯盟(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簡稱UICC)執行長Cary Adams博士訪臺期間,攜手癌症希望基金會等民間團體舉辦記者會與座談會,共同探討乳癌、子宮頸癌、肝癌等防治策略,展現台灣在癌症篩檢的努力與成效,促進與國際接軌,打造健康台灣,共創防癌新未來。 -
二尖瓣脫垂好發這類女性族群 中醫分享7重點改善症狀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615752歲的A小姐,體格正常,從小患有二尖瓣脫垂,生活規律,每天日行萬步,早睡早起,飲食均衡,不吃炸辣甜食,工作較忙碌容易疲倦,個性容易緊張焦慮,很容易感冒,年輕時沒有症狀,但隨著年齡增長、工作壓力增加,症狀出現偶爾會喘、胸悶、心悸,休息過後睡飽會改善,但是壓力大、感冒或偶發的失眠時,甚至會頭暈,倦怠感加重,定期回診西醫檢查都正常,但仍自我感覺生活品質不佳。 -
父親節關心老爸眼睛健康 提早揪出常見3眼疾及早治療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5072忙碌的父親們,有多久沒關心自己的視力健康了?眼科醫師朱智盟提醒,許多成年人會定期安排健檢卻常忽略眼睛健檢。若發現視力模糊、夜間視力變差等狀況,應盡快檢查,及早發現並治療潛在眼疾,以保護視力健康,避免惡化。 -
勃起功能障礙年輕化! 年輕男人「硬度不足」打擊自信
兩性關係 / 愛愛這檔事10133中醫治療採整體性考量,會視個別差異對症治療,對於糖尿病患的陽痿,體力較差就補強體力;腎陰不足採滋陰補腎;腎陽不足則壯陽氣、補精固精為主,合併調理脾胃及腎,搭配促進血液循環藥物,以降低血管硬化的機率。 -
背痛不一定是肌肉拉傷? 恐是高血糖引發血糖性神經痛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5311宜蘭61歲譚先生是來自中東的台灣女婿,喜愛美食加上本身經營餐廳,導致他罹患糖尿病,長期靠藥物控制病情。半年前開始譚先生出現背部、腹部疼痛,甚至痛到無法入睡,到羅東博愛醫院全人疼痛照護中心檢查才發現是糖尿病的罕見神經併發症-血糖性神經痛。 -
恐慌症發作擔心快死掉?醫揭13項症狀 專業治療獲成效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3233恐慌症(Panic Disorder)是一種特別的心理疾病,發病若不治療,會持續發作及惡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陳大申指出,恐慌常常是不可預期的突然發作,而發作前少有徵兆,但是嚴重發作時間都不長,很少超過半小時。恐慌症患者常擔心會隨時發作,發作頻率可能好幾個星期1次,也可能一天好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