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心臟外科
-
1129講座》心悸胸痛別大意 當心瓣膜疾病與主動脈剝離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5279為讓民眾更了解心臟瓣膜疾病的治療方式,以及如何守護心臟健康,遠離主動脈剝離的風險,臺南市立安南醫院將於2025年11月29日(六)下午2點(1點半開始入場)至4點半,舉辦健康公益講座,本次特別邀請安南醫院醫療副院長暨心臟外科權威陳偉華醫師,深入解析瓣膜性心臟病治療方式,並分享主動脈剝離的預防之道。專業講解,帶您掌握守護心臟健康的關鍵! -
北榮微創開窗支架拆主動脈弓瘤 不用「割脖子」風險低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712863歲謝先生於43歲時因主動脈剝離,險些喪命,當時接受傳統開放式胸主動脈置換手術,後續追蹤發現,弓部動脈瘤逐漸增至8公分,需緊急處置。但第2次開胸手術風險極高,北榮醫療團隊施以「不用割脖子」(頸部繞道手術),以「客製化胸主動脈開窗支架」治療,拆掉了胸口這顆不定時炸彈。 -
女子罹患42公分罕見血管肌瘤 歷經2度手術奇蹟獲重生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3061名居住花蓮的48歲蔡姓女子罹患紅斑性狼瘡十多年,平時稍微活動就容易喘,原以為只是慢性病帶來的副作用,沒想到去年9月因感染水痘發高燒就醫,竟意外揪出一顆長達42公分、發生機率僅千萬分之一的「血管平滑肌瘤」!她選擇將生命託付給門諾醫院,在2次驚險手術中與醫療團隊並肩搏鬥,最終奇蹟走出鬼門關。蔡女士感動地說:「我一定上輩子做了好事,才能遇到這群醫師。」 -
謝謝你留下來陪我! 道盡失智症病人與家人走過的點滴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041曾任衛生署長、三家醫學中心院長,心臟外科權威教授林芳郁於5年前確診失智,引起熱議。其妻林靜芸於「謝謝你留下來陪我」書中提及夫婿罹病的原因,2015年醫院評鑑前夕,在亞東醫院摔跤,傷及腦部與脊椎,這可能是改變夫妻下半生的轉戾點。 -
萬分之1發生率 6旬婦胸悶、呼吸喘竟是腫瘤長在心臟上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739日前1名67歲的何姓婦人,胸悶、呼吸喘超過2個月,一開始懷疑是常見的血栓問題所導致,直到被送至急診才發現是患有罕見的心臟肉瘤。經緊急開刀手術切除肉瘤、重建半顆心臟,才成功「拆彈」續命。 -
百歲爺爺成功開「心」! 挺過主動脈剝離手術生死關頭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866百歲爺爺戰勝主動脈剝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外科團隊近期完成一項高難度的急性主動脈剝離手術,成功為一位年屆百歲的病人進行手術治療。醫療團隊運用關鍵的血管吻合技術,有效降低術中出血風險,歷經8小時的奮戰,順利完成手術。病人不僅在極高風險下倖存,術後恢復狀況良好,甚至能以輪椅推著家人一同行走進行復健,創下全台A型主動脈剝離手術最年長成功案例。 -
台大全球首例「無缺血時間」心臟移植! 登上國際期刊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7481心臟移植手術成功與否關鍵在於缺血時間,全球醫界極力縮短心臟缺血時間,台大醫院日前完成全球首例「無缺血時間」心臟移植手術,研究團隊以葉克膜為靈感,打造移動式器官維護系統,讓離體心臟在移植過程中保持「跳動」,大幅提高手術成功率,以及術後生活品質。此次全球首例「無缺血時間」心臟移植成果也榮登國際期刊「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 Techniques」。 -
右冠狀動脈出口狹窄嚴重恐致命! 繞道手術除「心」患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261文獻記載,右冠狀動脈出口異常的發生機率約0.1%,一般的生活狀態下不會發病,雖然這段異常的距離不長,但遇到病患用力咳嗽或肚子出力,就會使肺動脈與大動脈壓力急遽上升,而擠壓夾縫中的右冠狀動脈造成心臟缺血,進而引發心肌缺血、心絞痛、心律不整與心跳停止。尤其這類病患,很可能在運動當中或是運動中途休息時,突發心跳停止。臨床上對於有明顯血管狹窄,心肌缺血的患者,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是目前認為最安全、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