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心臟內科
-
高血壓傷心又傷腎 專家警告:前期患者無症狀也別輕忽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608台大醫院心臟內科教授、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林彥宏表示,長期高血壓會導致血管硬化,進而引發心衰竭、腎臟病、中風等併發症,這些共病危險性高,尤其心衰竭的致死率不僅高於癌症,長期腎高壓結果更可能導致洗腎,因此呼籲民眾,應依循「居家量測、130/80標準、722原則」3口訣,養成正確量血壓習慣。 -
168斷食恐增心血管疾病風險? 吃什麼比進食時間重要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946美國心臟協會發表的最新研究卻指出,這種飲食模式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尤其是對於有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的人群,但此說法仍需進一步確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李穎灝則認為,心血管疾病患者平時應關注吃什麼比何時吃更為重要,可採取得舒飲食或地中海飲食等方式,讓身體更為健康。 -
小S公公心肌梗塞猝逝!3類人要嚴防 專家曝保暖3時機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7718恩主公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林岳志指出,心肌梗塞是嚴重的心臟疾病,關於疾病成因,主要是心臟血管阻塞,導致心肌血流不足、缺氧壞死,若是因為血管內的脂肪斑塊形成血栓而阻塞,就是急性心肌梗塞。 -
皮膚科名醫彭于賓晨跑時猝逝! 醫揭心肌梗塞自救方法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4083皮膚科名醫彭于賓於26日上午在上海某飯店健身房內跑步時,不幸死於急性心肌梗塞,而心臟權威、台大醫院教授王宗道表示,心肌梗塞好發於中高齡族群,若男性超過40歲、女性超過50歲以上,就需提高警覺,如又有三高、抽菸、家族史等危險因子,一旦出現胸悶或胸痛等症狀,務必馬上就醫檢查。 -
天冷心肌梗塞風險升高! 睡眠呼吸中止症恐為關鍵成因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953近期心肌梗塞新聞頻傳,三高患者每到冬天健康就會拉起警報!台北暨台東馬偕醫院耳鼻喉科沈廣軒醫師提醒,許多人忽略了睡眠呼吸中止症,可能會導致心肌梗塞的發生率大增。 -
心臟權威醫師曝心臟病具有多樣性 守護心臟健康有方法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008本周六(12月23日)將舉辦健康公益講座,共分3場,第1場由北醫心臟內科專任主治醫師陳威達,主講「認識心律不整 專家談護心保健」;第2場由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臨床心理師辜浩源,主講「臨床心理師談 自律神經失調修復術」;第3場由台北市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醫師,主講「耳鼻喉權威醫師開講 秋冬常見耳鼻喉疾病」,如欲取得最新活動消息的民眾,可至「北醫校友會教育基金會」或「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官網查詢相關訊息,或撥打報名專線:(02)2391-5568轉報名組,名額有限,請把握機會! -
講座報名/自律神經失調可以修復! 臨床心理師曝解法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631自律神經失調如何影響身心健康?保健神經還有哪些方法?辜浩源心理師受財團法人臺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的邀請,將於12月23日星期六下午,為現場民眾講解「臨床心理師談 自律神經失調修復術」。 -
講座報名/心臟警訊勿輕忽 掌握護心保健遠離中風憾事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652心房顫動會怎樣?日常生活又該注意些什麼?為了正確宣導心血管疾病保健知識,陳威達醫師受財團法人臺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的邀請,將於12月23日星期六下午,為現場民眾講解「認識心律不整 專家談護心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