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微生物
-
香菇冷藏可以放多久? 常見菇類挑選、保存秘訣搶鮮報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783菇類是許多大人、小孩的最愛,經常被加入家常料理中,市面上常見的菇類包括香菇、金針菇,杏鮑菇、木耳等,內含的熱量較低,適量食用不僅能增強免疫力、維持腸道健康,有些還能改善皮膚乾燥、乾咳症狀,甚至降低罹癌風險,但究竟菇類該怎麼挑選,才可以避免買到劣質品?買回家後,又該如何正確保存菇類,才能延長其新鮮度,讓人吃得更安心呢? -
眼睛別揉!8旬嬤綠膿桿菌感染 治療無效只好摘除眼球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732奇美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林育箮表示,角膜潰瘍的形成常源自於角膜上皮組織損傷後接觸到細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引發感染,例如:眼睛受到外部物體的撞擊、刮傷或劃傷而損傷角膜表面;不當使用或未徹底清潔隱形眼鏡;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以及眼部手術後等。儘管大部分的角膜潰瘍能夠以藥物控制,但仍有少部分會進展成眼內炎,甚至嚴重者可能失明。 -
益生菌吃多久才有效?何時吃? 益生菌常見QA全整理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902腸胃經常咕咕叫,有便秘問題卻難以改善嗎?現代人面對腸胃道問題,除了應該改變不良飲食習慣,多攝取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外,平時還可適時補充益生菌保健食品。由於益生菌好處繁多,可為腸道增添好菌,使其順利運作,但在服用益生菌前,仍有些注意事項需要特別留意,以免沒有攝取到好菌,還花了冤枉錢。究竟益生菌好處有哪些?何時吃最好?要吃多久才會發生功效?與乳酸菌差異為何?本文將為你1次解答。 -
醫院口罩令再2天解除 疾管署列出6種情況建議別脫口罩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619因應國內新冠疫情趨緩,醫療院所、老人福利機構的口罩禁令自5月19日解除,疾管署今(17)日提醒民眾,若出現有疑似傳染病症狀、過去一周曾與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有密切接觸、探視或照護疑似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患等等6大情形時,仍建議配戴口罩。 -
敷面膜為何長出紅疹? 專家分析防腐劑成分恐為過敏原
醫美減重 / 彩妝保養5957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少部分民眾膚質容易過敏,如果接觸到某些成分防腐劑,就可能引發接觸性皮膚炎,門診就曾收治敷用面膜後,肌膚紅腫、發癢的個案,建議這類民眾考慮選擇所謂的去敏產品,降低過敏機率。 -
真空包裝食品可阻隔細菌? 毒物權威:這細菌根本不怕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643真空包裝是加工食品常見的包裝方式,最近網路也掀起一股居家密封保鮮風潮,強調操作簡單,封口功能超強,不用30秒,就可完成真空抽氣,適用於肉類、魚類、餅乾、蔬果等所有食品。不過,真空處理,就真的可以讓食物安全、無菌嗎? -
食物中毒主因跟它有關 食藥署示警常見症狀與預防重點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840近年來,食物中毒事件頻傳,食藥署統計,台灣中毒案例主要集中在夏季,汙染源以細菌中毒為主,2022年由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造成的食物中毒案件數與患者人數均位居細菌性食物中毒第1位。專家表示,一旦食物中毒,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甚至引發急性腸胃炎,務必儘速就醫。 -
體內微生物失衡恐引疾病 3大腸胃道疾病可靠飲食改善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677營養對人的成長和健康很重要,且與腸道疾病有關,而近期腸道微生物群及其受飲食影響的方式也受到大眾關注,在慢性腸道病變中,症狀、疾病和飲食之間存在關聯性,從中可以得知,飲食對疾病和症狀的發展相當重要,因此被建議作為治療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