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年紀
-
手麻腳麻看似小症狀卻潛藏大危機! 嚴重恐腦中風前兆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279張育彰藥師進一步說明,銀杏類產品多,以循利寧為例,主要成分為銀杏葉萃取物,能提供充足血氧,清除自由基,改善末梢血液循環,幫助組織器官正常運作。能預防中風、耳鳴暈眩、四肢僵硬或手腳冰冷,以及預防糖尿病患者因末梢血液循環不良引起的併發症。其特殊萃取方式和嚴謹製作過程,使得產品更加安全有保障。 -
婦人下背痛到快趴地! 醫揪出細菌入侵引發脊椎骨髓炎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99168歲王奶奶平常糖尿病控制良好,不料今年初突然出現嚴重下背痛,甚至痛到難以正常行走,她形容「痛到快趴在地上」,一度考慮動手術置換人工關節,最後她不得不坐輪椅就醫,所幸經感染科醫師診視後,安排多項詳細檢查,總算揪出原來是鏈球菌感染腰椎引發骨髓炎,用藥後症狀迅速緩解,也讓她找回笑容。 -
新冠就診增幅逼近5成!重症132例創新高 疫苗打氣增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504新冠疫情嚴峻,上週新冠門急診就診計6萬2755人次,較前1週上升49%,另新增132例重症、15例死亡,重症患者人數創下今年新高紀錄,年紀最小重症個案為5個月大嬰兒,5月底發病,當天至診所就醫,病情未改善,隔天至急診,被收治加護病房,目前轉入一般病房,持續治療中。 -
高齡駕駛意外頻傳!銀髮族上路安全嗎? 網議5大焦點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7064近日新北三峽、台北中正區接連發生78歲高齡駕駛路上暴衝釀成嚴重傷亡的重大車禍,不僅震驚大眾,也引發各界對銀髮族行車安全的強烈擔憂。隨著台灣邁向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比例逐年攀升,高齡駕駛的安全隱憂逐漸浮現,成為社會不得不關注的議題。《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高齡駕駛」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網友對此議題的5大焦點關注面向。 -
新冠高峰延至7月初!疫苗打氣激增 3大場所自主戴口罩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052新冠疫情嚴峻,確診人數超乎預期,上週門急診就診達到4萬1402人次,較前1週1萬9449人次增加113%,連續7週上升,高於去年同期2萬3555人次。為此,疾管署上修高峰期單週就診人次至15至20萬,高峰期也往後延至7月初。提醒民眾配合「自主口罩建議」,當進入醫院診所機構、搭大眾運輸、人潮擁擠室內場所等3地點,最好戴上口罩。 -
不讓泌尿道感染找上門! 掌握避免復發4關鍵和預防8招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523928歲徐小姐因年前工作繁忙,工作中無法正常如廁而憋尿,且同時減少喝水量,導致她感覺小便有痠痛及灼熱感,經過一天後發現有血尿,驚嚇之餘來國泰綜合醫院泌尿科門診接受尿液檢查,檢查顯示為「泌尿道感染」。在經過藥物治療後,症狀立刻緩解,因忙碌所以她並沒完全將藥物服用完畢,隔沒幾天相同的症狀又跑出來,這次有乖乖的把藥吃完,症狀就完全緩解,這種景象相信很多人都有經歷過。 -
視網膜剝離恐致失明 醫:出現閃光、飛蚊症需立即就醫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947日前1位年約40歲的中年男子因視力出現大量飛蚊和閃電、閃光而至眼科診所就診,經檢查後確診為視網膜裂孔,後轉診至國泰綜合醫院欲進行視網膜雷射。然而,就診當日經眼底檢查發現,該名男子的視網膜裂孔已合併視網膜剝離,僅依靠視網膜雷射無法恢復其剝離的視網膜,因此需要安排進一步的手術治療。 -
肩頸疼痛接近左側、疼痛感尖銳 當心恐是心肌梗塞前兆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288張庭瑞藥師則呼籲,預防心肌梗塞可從4方面做起:(1)飲食部分如採取低鈉飲食穩定血壓,減少動物性脂肪攝取、攝取天然植物油如橄欖油等,多吃蔬菜、糙米、堅果等,有助血壓控制和膽固醇改善,並減少血液中發炎反應。(2)維持中強度規律運動,每天30分鐘、1週至少3到5次。(3)平時可透過服用銀杏葉萃取物來改善血液循環。(4)若突然感覺胸口悶痛、休息後仍無法完全改善,應提高警覺,盡快送醫,掌握搶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