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平衡感
-
無聲骨鬆恐悄悄偷走行動力 營養師教你顧骨本3大要訣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751花蓮災後的「鏟子超人」行動感動全台。來自彰化的78歲楊阿公,為了協助災區重建,從家鄉騎著鐵馬啟程,輾轉抵達花蓮投入清淤;另一位90歲老翁帶著鏟子,在火車站月台等車準備前往災區支援的畫面,也在社群瘋傳。 -
跌倒別伸手撐地!橈骨承受衝擊力大 停經後女性應警惕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793走路滑倒、運動跌倒時,大多人會本能伸手撐地。小心這個看似自然的保護動作,可能讓手腕瞬間承受超過負荷的壓力。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脊椎外科主任楊昌蓁表示,從站立高度跌倒並用手撐地時,手腕承受的衝擊力可達約147公斤,遠超過骨骼安全值而造成「手腕骨折」。 -
講座報名/眩暈耳鳴反覆惱人? 醫解析成因與保健秘訣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5039耳鳴、眩暈要如何預防與治療?李宏信醫師應財團法人台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及財團法人武聖關公文化教育發展基金會之邀,將於8月23日(六)下午,帶來專題講座「長輩常見耳鼻困擾 耳鳴眩暈與鼻病解析」,分享耳鳴、腦鳴與眩暈的成因、臨床治療方法,以及日常生活保健與預防重點,提醒民眾愈早就醫、規律治療,才能守護聽力與平衡感。 -
頭暈、眩暈是天熱中暑嗎? 醫揭頭暈、眩暈成因與治療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6356常有患者擔心:「醫師,我出現眩暈會不會長腦瘤?」李宏信醫師說明,現代醫學上可以透過核磁共振(MRI)精確檢查,但腦部血管如蜘蛛網般密麻細微,若神經血管不通或萎縮無法從影像判斷。而早在150年前,畫家梵谷因為眩暈耳鳴被當成瘋子關在醫院,出院後又反覆發作;同一年代,梅尼爾氏醫師透過內耳切片,才找到眩暈問題來自內耳病變,後來統稱眩暈耳鳴及重聽為「梅尼爾氏症」。 -
中醫照護新策略 中醫針灸提升壯世代中風後行動康復力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160在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之際,「壯世代」健康議題成為社會關注焦點。針對中風後意外傷害風險高漸成為長者健康隱憂的問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舜穀近日於國際期刊《Heliyon》發表最新大型研究,提出了嶄新的中醫照護策略。該研究題為《Efficacy of acupuncture in reducing accidental injury risk in stroke patients: A national-scale cohort study》,首次以長達6年以上的全國資料庫追蹤超過十萬名新診斷中風患者,深入探討針灸治療對降低跌倒與車禍等意外傷害的保護效果。 -
罕病小腦萎縮症又稱企鵝家族 及早發現中醫治療有希望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835張賜興醫師說明,小腦萎縮症的成因可分為先天與後天,先天因素與遺傳基因有關;後天因素像是病毒感染、免疫缺陷、生化酶缺乏、DNA修復異常以及營養不良,另外,還有疫苗注射副作用、開刀或車禍失血過度,抑或是氣血太過衰弱,低血壓、眩暈,都可能引起小腦萎縮的症狀。 -
遶境活動3階段小錦囊 快走訓練助提升心肺功能和肌力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508每年宗教進香或遶境活動,總吸引許多信眾參與,但長時間步行且速度快可能會對身體造成負擔。一天步行5至8小時甚至更久,不僅考驗耐力,也容易產生疲勞性傷害。醫師提醒,長時間步行可能造成健康危害,繞境前應先評估體力,也可加強訓練肌耐力幫助順利完成遶境活動。 -
婦人耳膜完好卻中度聽損 CT一照為「耳硬化症」作祟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609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陳厚匡指出,耳硬化症是1種影響聽力的疾病,常見於中年女性,且多數患者的病情發展緩慢,初期症狀並不明顯,隨著病情加重,患者聽力逐漸下降,因為症狀改變緩慢,往往會被認為是老化的正常狀況,因而失去治療黃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