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常春月刊
-
臭豆腐有益腸道?營養師證實能整腸 這5種食物也有效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263臭豆腐是經過自然發酵的豆腐,強化不少營養成分,除了具有豐富的蛋白質、鈣質、維生素B12,也是富含植物性乳酸菌的發酵食物,確實可以調整腸道菌相,有益腸道健康;另外,豆腐乳、紅麴、味噌、泡菜、醬菜等,也都是屬於發酵食物。不過,食用過多也可能造成身體負擔。洪若樸說明,臭豆腐經過發酵產生乳酸菌,酸鹼性可以延長食物的保存期限,對人體的好處有調整腸道菌相,增加好菌、減少壞菌的數量,同時促進腸道蠕動、幫助身體排除有害物質,以及調節免疫系統、促進新陳代謝,增加抗氧化、抗發炎的能力。 -
餐餐使用的1調味料 選錯用錯恐成大腸癌高度危險因子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713油品的好壞,從外觀很難辨識,為了分散風險,該如何選用油品,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的建議是,在民眾難以自行測知油品好壞真偽的情況下,除應留意檢視相關標章,最好能輪流選用不同的油品、不同的廠牌,而且每次選購小瓶裝,能盡速使用完畢者為佳,而且烹調的方式不同,適合的油品也不相同,可參酌油品發煙點的高低而選用。對於油品的挑選,食材達人朱慧芳自有一套見解。 -
每30分1人罹大腸癌! 不讓「瘜肉→癌」醫授1招預防
癌症新知 / 腸癌2388根據國健署癌症登記最新資料,大腸癌已連續14年高居癌症發生人數第1位,108年大腸癌新診斷個案有17,302人,換句話說也就是每30分22秒就有1人被診斷罹患大腸癌。健康管理醫院梁程超副院長指出,在國人主要死亡10大癌症中,「大腸癌」算是一種只要有定期篩檢,就可大幅降低大腸癌死亡率,甚至是在大腸癌發生前達到阻斷發生的效果。 -
吃素還是得大腸癌? 營養師:挑對食物正確烹煮是關鍵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314吃素的方式有很多,且不良飲食習慣也不是罹患大腸癌的唯一原因。不過,如果是健康吃素者,只要以原型食物為主,如全榖雜糧類、豆類、堅果、蔬菜及水果,並非需要吃全素,即使是蛋奶素、鍋邊素,也都可以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預防罹患大腸癌。洪若樸指出,吃素的方式可以根據宗教信仰及個人需求而不同,常見的種類有全素、五辛素、蛋奶素、鍋邊素等。其實吃素的種類與是否會罹患大腸癌,並沒有直接關係,主要關鍵是食物種類的選擇及烹調方式。 -
艾成生前為憂鬱症所苦 精神科盤點7大招擺脫憂鬱情緒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310藝人艾成墜樓事件讓大家重新審視憂鬱症,憂鬱症是多重因素導致的疾病,包括神經傳導、內分泌、基因遺傳、心理社會因素等等都有可能。 彰化基督教醫院司法精神中心主治張庭綱醫師說,心因性所造成的憂鬱症雖不少見,但臨床發現,憂鬱症更大程度是血清素減少所導致的生理性疾病,這跟性格軟不軟弱、心性是否堅強無關。以下7招都是幫助擺脫憂鬱情緒的方法,試著做看看。 -
腦腫瘤作祟頭痛視力糊! 這樣做恢復快但影響快篩準確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26林小姐某天下班時,突然感到頭痛與視力模糊,當天晚上立即掛急診就醫。進行影像學檢查後發現,林小姐的腦部中央位置長了一顆腫瘤,剛好是腦下垂體的位置,控管許多賀爾蒙的分泌與儲存,因此腫瘤可能會在生長過程引起血液供應異常進而導致這部位局部中風。另因腫瘤體積急劇上升後壓迫到上方的視神經,造成視力模糊,醫學上稱為腦下垂體中風,必須盡快就醫治療。 -
亞洲男性攝護腺癌機率增 毎天2杯「這飲料」降低風險
兩性關係 / 男人幫2440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56期 文: 丁馬 過去被認為對東方人威脅很小的攝護腺癌,近年來正大舉侵犯亞洲!根據統計發現,從20世紀的70年代以來,日本、新加坡和中國等亞洲國家的攝護腺癌病例數急遽上升,而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多喝咖啡或許有機會降低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 這項研究報告發表在《歐洲臨床營養期刊》中。研究人員是利用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 -
遇冰會痠、刷牙就流血? 這2點沒做好牙周病悄悄上門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349近來牙周病年齡層似有下降趨勢,不少大學生都會趁著暑假就醫檢查牙齒,其共同點都是「喝冰水會痠」、「刷牙常流血」等,醫師細看下發現竟都是一口爛牙,屬於「青年型牙周病」。醫師呼籲要正確潔牙、少喝甜飲,以防未來增加「無齒」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