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尿液
-
守護女性健康定期「婦科檢查」不能少 4大項目不漏檢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5776許多婦科疾病初期症狀不明顯,卻可能悄悄危害女性健康,例如乳癌、子宮頸癌、巧克力囊腫和卵巢纖維瘤等。透過定期婦科檢查,有助於及早發現潛在異常,並在第一時間採取治療,有效降低病情惡化的風險。《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婦科檢查項目」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婦科檢查項目排行。 -
夫妻檢查正常卻難受孕? 醫:不排除與這4大狀況有關
兩性關係 / 不孕症6630夫妻接受備孕檢查後數值皆正常,卻仍然無法懷孕,是否需要透過人工生殖介入?黃建榮婦產科暨台北試管嬰兒中心黃珽琦副院長表示,此前一名患者備孕2年、嘗試中藥調理、服用排卵藥治療,孕前檢查也無任何異狀,但卻遲遲未能自然受孕。 全球約30%的不孕夫婦被診斷為不明原因不孕。 -
國光生技實驗室遭爆鼠患! 恐違反藥事法最高罰200萬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6906國光生技為我國產量最大的疫苗廠,每年公費流感疫苗占比超過4成,但周刊爆料,該公司某職員在去年颱風假期間將120隻白老鼠放在實驗室,時間長達3天,尿液引發惡臭,令人質疑疫苗可能變質。對此,衛福部長邱泰源今於立院回應,已派食藥署人員至現場稽查,如違反藥事法,最高200萬元。 -
憋尿增加泌尿系統感染風險 嚴重者可能引發敗血性休克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502憋尿是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經歷的不愉快情境,特別是在長假出遊時,車流壅塞或景點廁所人滿為患時,常常讓人不得不忍耐。然而,雖然古諺有云「忍一時,風平浪靜」,但在憋尿這件事上,千萬不能輕忽。長時間憋尿不僅令人不適,對健康的損害也不容小覷。 -
還在喝瓶裝水?塑膠微粒恐致失智、心臟病 自保這樣做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411塑膠微粒無所不在,容易病從口入,如何避免塑膠微粒危害健康?專家建議,少喝瓶裝水,多多飲用煮沸過的自來水,每天飲用足夠的水分,且多吃抗氧化、富含纖維的蔬果。此外,盡量少吃塑膠加熱的即食品,以紙杯裝的熱食和塑膠袋裝的熱食、熱湯等。「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Academy of Science)1項2024年研究指出,人類大量使用塑膠製品,塑膠垃圾進入河川與海洋,再分解成塑膠微粒入侵食物鏈,水源首當其衝。研究證實,每公升瓶裝水含有11萬到37萬個塑膠微粒,其中90%為奈米塑膠微粒。 -
網球選手誤服含禁藥感冒藥暫停比賽 運動禁藥再掀話題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046現年21歲的網球選手曹家宜,因今年1月在奧克蘭女網賽的藥檢中,尿液A檢樣本驗出禁用物質「甲基麻黃鹼」,違反《網球反禁藥計畫》(TADP)可能違規。對此,曹家宜透過經紀人表示,對此結果感到錯愕,但選擇坦然面對,並強調自己絕無故意服用禁藥,而是誤服在日本購買的感冒藥,不知藥中含有禁用物質。她已主動向團隊說明情況,並決定自3月1日起暫停比賽,以配合後續調查。事件發生後,引起社會高度關注。 -
流感、腹瀉疫情持續! 北部20多歲餐飲業男染漢他病毒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514流感、腹瀉兩大疫情仍處於流行期,上午台大、長庚等醫學中心急診室待床人數雙雙破百,疾管署疫報顯示,上週腹瀉門急診就診25萬5775人次,感染諾羅病毒仍是就醫主因,應養成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習慣,降低感染風險。另外,在漢他病毒方面,上週出現今年第2例病例,疾管署提醒民眾做好防疫措施。 -
慢性腎臟病威脅國人健康! 健保署推動全人全程全照護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049台灣曾被稱為洗腎王國,但最近3年洗腎人數逐漸減少,健保署長石崇良提醒,國人應定期篩檢腎功能,如果腎絲球過濾率(eGFR)降至50以下時,開始用藥,並妥善控制體重、血糖、血壓,就能將進入洗腎階段時間至少延後10年。每年3月的第2個星期四為「世界腎臟日」,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初期腎臟疾病幾乎沒有症狀,如果能夠早期發現異常,予以治療,改善生活方式,就能降低洗腎風險。研究證實,若及早發現腎功能問題,並控制體重、血糖、血壓等,可將進入洗腎階段的時間至少延後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