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安全距離
-
乳癌患者憂乳房切除與復發 術前1輔助治療增5年存活率
癌症新知 / 乳癌2655國內乳癌患者經常面臨的抉擇,正是「要不要保留乳房」。想保留乳房卻又擔憂復發,怎麼辦?陳守棟表示,現在乳癌治療不只有「全乳房切除手術」,可以留下乳房,保障生活品質。 -
公費流感疫苗10月1日開打 能與新冠同時打嗎?專家回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492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表示,今(2022)年度公費流感疫苗分2階段開打,第1階段於10月1日起開打,對象包括醫事及衛生防疫相關人員、65歲以上長者等11類對象;第2階段自11月1日開始,對象為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指揮中心呼籲符合公費接種資格民眾開打後儘速預約接種,亦可與COVID-19疫苗同時接種。 -
虎頭蜂螫案激增!嚴重會螫到昏迷 新北動保處提4守則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545因近期為虎頭蜂築巢季,動保處提出4大守則,包含穿長袖衣帽、攜帶防蚊液、看到蜂就要轉頭離開不可繼續靠近,且避免前往人較少的地方。同時動保處表示,近1個月接獲數通民眾登山通報虎頭蜂螫傷人事件,受傷嚴重還會昏迷。動保處除立即聯絡當地派出所或公所協助拉設封鎖線及設立告示牌,並找尋蜂巢位置予以摘除,也發現絕大多數民眾並無防蜂觀念,造成螫傷案件頻傳。 -
確診者陷醫護於感染風險有罰則 陽明山賞花可無罩拍照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293有鑑於近期有確診者擅自關閉專責病房的通風設備,以及居家檢疫者亂跑等狀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重申,確診病例治療期間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相關規定,都是有罰則的。 -
幼兒園群聚累計29人確診 指揮中心專案設置社區接種站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7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新北市幼兒園群聚事件已經累積29人確診,今天新增2個案雖然Ct值分別為14.5、19,為剛遭感染,傳染力較高,但都在原先匡列中,對社區影響小。 -
戶外運動佩戴口罩注意「5大禁忌」 以免身體負荷不了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394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自7月27日至8月9日調降疫情警戒標準至第2級,雖然仍繼續維持社交安全距離,但民眾仍可在適當防護下到戶外活動筋骨。 -
商店可能成為防疫破口? 購物時最需要消毒這2個地方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054經常出門購物的人要小心了!最近有1項新的研究發現,商店裡面最容易孳生細菌的地方是冰箱門的把手,一整天下來,冰箱門把手的汙染程度增加了1,000 多倍;而第2個汙染最嚴重的地方則是自助結賬的觸摸螢幕,研究發現,晚上的螢幕細菌數量是早上的97倍多 -
為什麼久戴口罩、護目鏡會頭痛? 醫點出「關鍵原因」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903部立南投醫院疼痛科隋善中醫師指出,在戴帽子、安全帽,甚至現在防疫戴護目鏡、護面罩,因為持續施於顱周軟組織的壓迫或牽引所導致的頭痛,為眶上神經痛,又稱為游泳後頭痛症候群。這種頭痛就跟夏天游泳時戴蛙鏡後頭痛的狀況類似,由於夏天是游泳的季節,不少人在游泳時戴了不適合臉型的泳鏡,也經常造成了游泳後的頭痛症狀,而現在因為疫情關係,許多人也反應在配戴護目鏡及護面罩後出現頭痛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