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天災人禍
-
降低壞膽固醇數值就沒事? 心臟科醫師教你3多3避護心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414想要預防心血管風險,如血管阻塞、中風、心肌梗塞等疾病,避免壞膽固醇過高是一大要點,但你知道嗎?想要改善膽固醇,除了要重視膽固醇數值外,更應注重改善品質!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心臟血管內科主任施奕仲醫師提醒,透過檢測了解膽固醇數值,並遵循3好3避原則來改善壞膽固醇量與質,才能有效照顧心血管健康! -
受災戶易患ASD!未治療恐釀成PTSD 甚至合併恐慌症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382花東近日地震頻傳,全台天搖地動,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不少恐慌症患者在地震時病情發作,無法呼吸,緊急致電求救。他提醒,一般民眾如果有持續入睡困難、容易醒來、頻做惡夢,疑神疑鬼,症狀超過1周以上,就應立即就醫。 -
2021雅虎熱搜新聞排行!疫情勝東奧 陳時中人物奪冠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27932021年即將結束,台灣入口網站《Yahoo》分享2021年的10大新聞,其中與疫苗相關的新聞,在東京奧運等大事中,仍衝上前3名。今年夏季的突發疫情,使得全國上下一陣驚慌,動盪不安,還引發搶打疫苗潮。然現在疫情趨緩,疫苗多到需要「有獎徵打」。 -
重大天災人禍後遺症 創傷後症候群知多少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579一般人遇到重大創傷,除了天災如大地震、海嘯,還有人禍包括被施暴等,可能會出現不安、擔心、緊張、恐懼、害怕等情緒的焦慮性疾病,如果這一些症狀持續不到一個月即已緩解,稱為「急性壓力反應」。精神科醫師林佳琪表示,一旦以上情緒持續加深,會引發失眠、心悸、胸悶、呼吸困難、頭暈頭痛、胃腸不適或注意力不集中失神等身體症狀,會重複經驗創傷經驗的畫面或做惡夢,事發之後會有逃避的心理或避免接觸相關的事物,且時間超過一個月以上時,即可稱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不過,也有的人,屬於延遲性反應,即在事發後相隔一年甚至兩年才發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
當壓力來時 不要「戰或逃」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