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大豆
-
婦女早發性更年期 60歲後得「這種病」的機率高3倍
兩性關係 / 女人幫3238這項研究是取自澳洲的全國健康調查,分析超過5,100位婦女在1996年至2016年間的健康資訊。研究中,婦女每3年回報是否診斷出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中風、關節炎、骨質疏鬆、哮喘、憂鬱症、焦慮症或乳癌等11項健康問題,經20年追蹤,在2.3%提早進入更年期的婦女中,有逾半數女性罹患多重慢性病,是50至51歲進入更年期婦女的2倍;而到了60歲以後,罹患機率更高達3倍。 -
糖尿病飲食降低碳水化合物優先 10大控醣好食材報你知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720台北市營養師公會居家照護營養師、私人家庭營養師程涵宇表示,糖尿病患的飲食可依據自己的喜好來調整,只要依照均衡飲食的原則,利用各種不同食物的組合,日常飲食也可以是多元、多樣化,建議盡可能選擇完整的天然食物,而不是高度加工的食物,尤其可以多攝取非澱粉類的蔬菜,盡量減少添加糖及精製穀物。 -
植物性蛋白質來源黃豆 日研究:可能增加胰臟癌風險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6302癌症如果能在早期診斷治療,存活率都能有效提升,但胰臟癌早期發現困難,治療預後也不好,因此預防的相關研究就非常重要。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發現黃豆食品,除了與乳癌發生率低有可能有關連外,黃豆與胰臟相互關係研究案例卻非常少,因此決定需要統整性研究,結果刊登於6月醫學期刊《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 Prevention》。 -
寶寶莫名哭鬧可能是消化不良 應先了解孩子生理需求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9053麥建方醫師表示,如果是全母乳寶寶出現消化不適症狀,媽媽可以調整哺乳姿勢,以確保寶寶能比較順利吸收母乳。排除外顯因素後若情況仍未改善,則可以考慮進行飲食管理,國外研究發現,媽媽若排除牛奶、雞蛋、花生、堅果、小麥、大豆、魚類等過敏原,也可能減緩嬰兒消化不適問題,建議家長和小兒科醫師討論制定哺乳計畫與餵奶技巧,並確保母嬰皆攝取足夠營養量。 -
消基會抓出致癌疑慮醬油 生產標示不合規恐暗藏玄機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821消基會在2019年11月間,在大台北地區食品行、雜糧行、超市、網路、農特產品等通路,購買15件市售醬油調查,包含9件台灣、6件進口(菲律賓與香港各2件、越南與印尼各1件)。 -
女生多吃豆腐有益健康 這些豆類食物也別錯過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127將許多與心臟病相關的因素納入考量後,研究人員發現,與幾乎不吃豆腐的人相比,平均每周吃1次以上豆腐的人,罹患心臟病的風險降低了18%,在停經前或未服用雌激素的更年期婦女身上尤為明顯。 -
照顧血管健康 多吃這5種食材可預防血管提早老化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787血管性疾病的發生與食物中含有高油、高糖有密切的關係。一旦攝取過多飽和脂肪,例如肥肉、帶皮的肉品等,很容易讓壞的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過高。此外,攝取精緻糖類,例如砂糖、紅糖、黑糖、蜂蜜等,也會增加血管性疾病的風險。一篇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期刊》的研究顯示,攝取大量添加的糖,不但會變胖,更會增加罹患血管性疾病的風險,並且也會導致如同毒品一樣地對糖上癮。 -
氣溫下降手腳冰冷嗎? 專家:問題可能出在選錯熱飲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326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說明,想靠食物讓身體暖和起來,可善用「攝食產熱效應(diet induced thermogenesis)」,指的是人體消化吸收食物時,會消耗體內熱量,使體溫升高。而蛋白質的產熱效應最高,約占攝取熱量的20至30%,醣類為5至10%、脂肪為3%以下。所以喝熱豆漿、熱牛奶除了暖身還可攝取優質蛋白、鈣或大豆異黃酮等,特別適合怕冷又需足夠蛋白質的銀髮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