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大腸癌篩檢
-
絕處逢生!61歲男降結腸癌末期 術後奇蹟存活超過5年
癌症新知 / 腸癌77211名61歲男子,2019年3月因腹部脹痛、腹瀉就醫,經檢查確定是降結腸癌合併阻塞及網膜轉移,且已達最嚴重之第4期,所幸經過減積手術、化療及標靶治療後,不僅成功控制病情,更創下超過5年的存活紀錄。 -
大腸癌這年齡層發生率提升 健康署:篩檢年齡下修45歲
癌症新知 / 腸癌7043民眾千萬別漠視大腸癌威脅,根據111年癌症登記報告,大腸癌新診斷個案有1萬7643人,為10大癌症發生人數第2名。為幫助民眾及早發現病灶,國民健康署宣布,114年起擴大篩檢對象至45至74歲民眾及40至44歲具家族病史者,可每2年1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早期發現大腸癌存活率高,民眾應多利用篩檢資源,並注意飲食均衡及規律運動,守護腸道健康。 -
大腸癌致病元兇!不良飲食恐惹禍 定期篩檢能遠離風險
癌症新知 / 腸癌7660年末將近,節慶聚餐邀約多,然而民眾飲食西化、攝取肉量過多、纖維太少等習慣竟會增加大腸癌發生機率!110年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腸癌為國人10大癌症發生人數第2位,新診斷個案中50歲以上民眾占約9成,為主要受影響族群。國民健康署表示,平時除了均衡飲食,大家更要定期篩檢,政府有補助50歲至74歲民眾,每2年1次免費大腸癌篩檢,能有效降低死亡率。 -
大腸癌篩檢可個人化 北醫研究證實有方法判知罹癌風險
癌症新知 / 腸癌6802臺北醫學大學研究團隊發表最新研究指出,透過糞便潛血濃度可精準預測大腸癌發生及死亡風險,潛血濃度越高者應儘快接受大腸鏡檢查或縮短篩檢間隔,濃度較低者則可考慮延長篩檢間隔時間。 -
中秋烤肉健康吃! 國健署:享受美食不忘定期腸癌篩檢
癌症新知 / 腸癌6332根據國民健康屬110年的資料顯示,大腸癌是國人癌症發生率第2名,主要影響50歲以上的族群。衛福部提醒,國民健康署目前提供50至未滿75歲民眾,每2年1次免費的糞便潛血檢查,盼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衛福部呼籲,中秋佳節期間,除了關注自身健康,也別忘提醒親友做篩檢,讓節日更安心。 -
落實健康臺灣!癌症治療3箭齊發 降低國人癌症死亡率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046衛福部11日於行政院會進行「癌症新藥百億基金相關規劃」報告,行政院表示,明年起擴大乳癌、大腸癌、子宮頸癌、肺癌等篩檢對象,預算增至68億元。另胃癌於9月起辦理幽門桿菌糞便抗原檢測試辦計畫,針對全國9縣市45至74歲者,預計試辦1年並滾動式調整。 -
胃癌篩檢有望納入公費癌篩 國健署:最快將於8月試辦
癌症新知 / 胃癌7633癌症連續42年蟬聯國人10大死因榜首,112年癌症死亡人數為5萬3126人,占總死亡人數25.8%,為降低惡性腫瘤對於國人危害,衛福部擬將胃癌幽門螺旋桿菌篩檢列入納入第6種成人公費癌症篩檢,將於下個月在部分縣市試辦,45歲至74歲民眾透過糞便篩檢幽門桿菌。 -
周天成自曝曾罹大腸癌開刀 揭年輕人患大腸癌3大原因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38451月8日剛過34歲生日的我國選手周天成,昨天甫獲得泰國羽球大師賽冠軍後,對外公開罹癌經歷,去年初接受大腸鏡,意外發現罹患大腸癌初期,手術切除病灶的隔天,就飛出國繼續比賽,對於自身罹癌,他相當震驚,因為平時訓練嚴苛、生活規律,飲食清淡,怎麼想都沒料到會得到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