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大腸息肉
-
糖尿病患者 應提前做大腸癌篩檢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2871不過,最新研究發現,40多歲的第2型糖尿病患者,大腸長出「腺瘤」的機率,比50多歲、沒有糖尿病的人高出許多,並於聖地亞哥所舉辦的消化疾病會議中發表。專家呼籲,糖尿病患者應在一般人需篩檢大腸癌的時間點之前,就要開始進行大腸癌的篩檢。 -
北榮內視鏡中心成立 確保病人免感染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62現在台北榮民總醫院成立內視鏡診斷暨治療中心,可以針對包括腸、胃方面的早期癌症,或是胃食道問題進行診治;整合了胃鏡、大腸鏡、食道鏡及支氣管鏡等內視鏡的檢查,成立了內視鏡診斷暨治療中心,對於有此方面需要的民眾來說,相當便利。 -
膽囊息肉不動刀 中醫治療調整代謝可消除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8521吳太太一共被檢查出有膽囊息肉三處,大小分別為零點六公分、零點四公分以及零點二公分,另有大腸息肉兩處,原本接受醫院建議的藥物治療,且固定每兩個月回診一次,但六個月療程下來並沒有改善,她轉而接受中醫藥治療。 -
99年篩檢247萬人 搶救2萬6千名癌患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796 -
戰勝腸癌!楊烈分享罹癌經驗
癌症新知 / 腸癌4108楊烈在記者會上表示,在罹患生病的那段日子,收到許多朋友寄來的偏方,數量多到足以開一間中藥店,雖然感謝這些朋友對他的關心,但也讓他驚覺,腸癌資訊管道缺乏,造成許多患者因求助無門,只好冒險服用來路不明的「仙丹秘方」。 -
每2小時有1人死於大腸癌 發現息肉應切除
癌症新知 / 腸癌3592萬芳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陳建信醫師表示,通常大腸癌旁常伴隨有大腸息肉,有些大的息肉裡面有一小塊大腸癌組織,且大腸息肉在大腸的分怖和大腸癌雷同;在年齡方面大腸息肉較早五到十年(平均年齡為五十五歲,而大腸癌是六十五歲),所以大腸息肉和大腸癌密切相關;陳建信主任在研究大腸息肉中發現,越大的息肉有越高比例為惡性息肉(若大於三公分有15%為惡性),絕大部份大腸癌是由大腸息肉發展而來。
-
聰明使用標靶治療! KRAS基因檢測為大腸癌患者節省醫療開銷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1246 -
晚期腸癌治療先標靶再切除!存活率提升2.5倍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