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外食族
-
夜間視力模糊是藍光惹的禍? 眼科醫師揪破壞視力元凶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670王孟祺醫師認為,最重要的不是100%過濾藍光,而是調節明暗適中,讓眼睛看得舒服不刺眼、減少不必要的光線干擾即可;反之,若光線過強且持續刺激太久,眼睛也會受到能量最強的藍光破壞。 -
鹽多必失健康但缺鹽也不行 專家告訴你日常減鹽8技巧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535鹽在飲食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鹽可以維持身體電解質的平衡、幫助神經傳導,同時也是肌肉收縮及放鬆必需的微量元素。不過,鹽攝取太多的話,無形之中潛藏健康危害的風險,減鹽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呢?讓專家教您幾個小技巧。 -
疫情叫外送常導致飲食不均 掌握5原則也能吃出防疫力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2690覺嘉欣營養師表示,中餐愛好者要注意,中式餐點食物的組成以澱粉為主,如:炒飯、炒麵、燴飯、湯麵類,需注意飲食不均衡的情況,建議可加點滷蛋、豆腐、豆干等蛋白質食物及1份燙青菜。快炒類烹調口味較重鹹,且烹調用油多,需注意高油、高鹽等問題。如果選便當類,盡量選擇以蒸、煮、烤、涼拌等這類烹調方式的食物,避免煎、炸物、香腸、貢丸等加工食品,並應搭配足夠蔬菜量。 -
走路就喘、胸口痛、血壓起伏大? 心臟復健運動可改善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981而想要加強心臟強度,一般人透過運動可改善體能、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攝氧量;攝氧量越高,表示身體在運動期間內可提供肌肉更好的供氧量,也意味運動的能力、耐力越高。但由於高強度的運動訓練對於心臟病患者有一定的風險,因此,心臟病患者如何控制風險並達成有效訓練,就需要正確的運動處方。 -
肌肉流失10%免疫力開始下降 強化保護力蛋白質要補充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479本周因應疫情變化,公布許多新防疫政策,不僅疫情警戒降2級,也開放38歲以上民眾施打新冠疫苗。疫情雖趨緩,但社區中依然存在隱形感染者,外出仍有感染風險;此外,面對傳染力更強的Delta變種病毒,持續也有境外移入案例,我國尚未完全排除威脅。 -
台灣每2人就有1人過重或肥胖! 減肥為什麼容易復胖?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326減重是多數人終其一生的課題。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暨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副院長劉燦宏醫師表示,根據最新公布的「台灣過重及肥胖行為」市調,近九成BMI大於24的人,自覺最近一次的減重結果失敗,且多數人採取的減重方式為自行運動或自行控制飲食、代餐、看中醫吃中藥或埋線、或購買成藥減肥等,卻僅有一成四會尋求專業團隊協助,包含至減重門診就醫、諮詢營養師及健身教練等。 -
抗疫選對「CDP」提升自我免疫力 從補充這些食物開始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893國泰健康管理營養師林怡妏表示,吃進去的營養素絕對是關鍵,提供抗疫3寶「CDP」,有助於提升自生抵抗力,避免受到病毒侵襲,「C」是維生素C,「D」是指維生素D,而「P」則是植化素(phytochemicals),3種營養素都可從食物中或營養品取得免疫力。 -
保護眼睛全民瘋補葉黃素 營養師點出劑量不是越高越好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672邱琬婷營養師解釋,葉黃素是1種抗氧化劑,存在於人體的眼睛、皮膚、腦部等部位,尤其對眼睛視網膜中心的黃斑部是很重要的營養素,由於人體無法自行合成葉黃素,必須藉由飲食攝取。而黃斑部病變屬於眼球老化現象,故平時應多吃深綠色蔬菜,如菠菜、地瓜葉、芥藍菜、綠花椰等,可幫助預防黃斑部退化及病變。倘若外食族無法兼顧飲食均衡,則可適量補充葉黃素保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