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塑膠製品
-
塑膠微粒一旦進入血液循環 雙和研究:傷腎傷心風險增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878「你當我塑膠做的喔!」這句網路流行語原指遭他人忽視、不被尊重的無奈心情,但你知道嗎?這句玩笑話如今恐怕一語成讖。隨著全球一次性塑膠製品大量使用,不論是塑膠微粒或是塑膠奈米,這些肉眼難察覺的微塑膠顆粒已廣泛存在於飲用水、空氣、食物與人體組織中,近期多項研究更揭露,這些微塑膠顆粒甚至出現在人類血液、尿液、腎臟、心臟與動脈斑塊中,恐影響人體健康。 -
夏天愛吃生冷飲食積痰濕 中醫揭子宮肌瘤好發4大成因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13752子宮肌瘤是長在子宮腔的良性腫塊,是依賴於雌激素生長的腫瘤,孕激素也會促進肌瘤生長,因此懷孕時可能讓子宮肌瘤變大。中醫觀點認為,子宮肌瘤屬於「癥瘕」與「石瘕」的範疇,由於月經期間,寒氣入侵,或因飲食內傷、情志憂鬱,導致氣機阻滯,瘀血內停滯於子宮而產生。 -
亞健康占7成!你身體不舒服恐是機能失衡? 1招助改善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660許家彰醫師指出,硒是1種重要的微量元素,在人體中扮演抗氧化、抗發炎、強化肝臟排毒與調節免疫系統的角色。特別是對於腸胃吸收功能較差的亞健康族群,口服保健食品未必能充分被人體所吸收,改採營養點滴形式,能讓細胞更快速有效地利用。 -
還在喝瓶裝水?塑膠微粒恐致失智、心臟病 自保這樣做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8014塑膠微粒無所不在,容易病從口入,如何避免塑膠微粒危害健康?專家建議,少喝瓶裝水,多多飲用煮沸過的自來水,每天飲用足夠的水分,且多吃抗氧化、富含纖維的蔬果。此外,盡量少吃塑膠加熱的即食品,以紙杯裝的熱食和塑膠袋裝的熱食、熱湯等。「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Academy of Science)1項2024年研究指出,人類大量使用塑膠製品,塑膠垃圾進入河川與海洋,再分解成塑膠微粒入侵食物鏈,水源首當其衝。研究證實,每公升瓶裝水含有11萬到37萬個塑膠微粒,其中90%為奈米塑膠微粒。 -
全球塑膠公約INC5登場! 環境部5大減塑策略接軌國際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719全球塑膠公約第5次談判(INC5)即將於今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於韓國釜山舉行,環境部持續關注公約進度,將派員參與掌握各項議題談判進展。環境部已成立塑膠聯盟,串聯產官學研各領域,提供成員政策指引及技術支持,協助國內塑膠產業因應全球塑膠公約,輔導產業轉型,未來也將依據塑膠公約內容,提出更全面的減塑推動目標,加強推動各項減塑措施。 -
環境荷爾蒙!塑化劑等內分泌干擾物質 長期接觸恐致癌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820塑膠製品充斥於日常環境,嚴重影響健康。國衛院、台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食品安全學系1項研究發現,與其他先進國家相較,國人體內塑化劑濃度含量高出2到7倍。台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院長謝榮鴻提醒,外食族應避免使用塑膠袋或紙碗來裝熱食,微波食物時務必先去除外面的保鮮膜。 -
響應世界地球日!環境部舉辦活動 邀民眾加入減塑行動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665為呼應今年地球日主題「地球與塑膠」(Planet vs. Plastics),環境部攜手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荒野保護協會等民間團體及地方政府,於昨(24)日在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共同辦理「2024地球日減塑有我x蔬食無痕家庭日」活動,以互動演出與闖關遊戲等活動,呈現塑膠污染問題,並腦力激盪如何身體力行減塑綠生活。 -
8月新制!免費心理諮商、管制藥新規 亂丟垃圾3千6起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450今天是8月1日,有部分新制將在這天上路。其中最多人會用到的,是「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30歲以下的青少年與青年們,將可使用3次免費的心理諮商資源,藉以增加相關資源的可近性,及早接住所有人。另外行政院環保署也針對免洗餐具進行管制,以達到減塑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