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基因
-
婦人無吸菸史肩頸疼痛 檢查發現竟是肺腺癌合併骨轉移
癌症新知 / 肺癌1250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陳鈴宜表示,上述兩位患者都沒有抽菸習慣,也沒有明顯家族史或呼吸道症狀,且原發肺癌部位不大,但沒想到初次診斷時就發現嚴重骨轉移症狀,令患者十分沮喪與百思不解,不斷詢問:「我生活習慣正常,家中也沒有人抽菸,怎麼還會罹肺腺癌?」 -
大腦異常遺傳關鍵找到了!原來是泛素蛋白USP11缺乏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269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陳瑞華特聘研究員、中研院細胞個體生物學研究所周申如副研究員攜手合作這項跨領域研究,研究發現,人體中的蛋白SOX11不穩定,將導致大腦發育異常。 -
撞球名將珍娜李驚傳罹卵巢癌 荷爾蒙過度刺激是禍首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1899國逆婦癌權威、台灣婦癌醫學會理事、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副院長賴鴻政表示,治療卵巢癌的藥物愈來愈多,化療、標靶及免疫療法,切勿輕言放棄。 -
COVAX給台灣20多萬劑疫苗 最快3月供10萬人施打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416陳時中表示,目前已經確認COVAX將給予台灣20多萬劑牛津AZ疫苗,什麼時間抵台尚未確定,會再積極聯繫,一旦拿到疫苗前線醫療與防疫人員會是首波對象。最近會議中不斷積極討論如何建立通報系統,讓需打疫苗的民眾都能打到,也因需施打2劑,需要追蹤施打時程,希望資料能完整且錯誤減到最低。 -
COVAX牛津AZ新冠疫苗 張上淳:第1劑應有6成保護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372陳時中說明,COVAX預計最快2月底會發配疫苗,在最樂觀狀況下台灣有可能在2月底能拿到,但也有其他可能性,當疫苗送到台灣,仍然需要衛福部食藥署檢驗,相關流程會緊鑼密鼓準備,施打優先順序名單也會開始規劃,最容易接觸到新冠病患的醫護人員,是最優先施打對象,在逐步往外擴張。 -
2025邁入超高齡化社會 中研院跨界為精準健康做部署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1571今年(2021)中央研究院首度跨界,與財團法人演譯基金會展開人體資料庫合作計畫,透過擴增社區型健康參與者收案量,加速超前部署。前副總統暨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建仁先生表示,精準健康為我國生醫發展重要的下一步,對於中研院首次跨學術與產業的合作表達期待。中央研究院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李德章代表與財團法人演譯基金會石曜堂董事長皆表示,此次攜手充分展現產學合作精神,有助提升人體生物資料庫的多元化,未來也將朝向串聯雙方龐大數據發展,成為國家最堅強的精準健康後援隊。
-
乳癌為何增生轉移? 中研院發現蛋白質DSG2是關鍵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614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助研究員黃雯華表示,蛋白質DSG2常見於表皮細胞,負責細胞之間的黏附,扮演著類似雙面膠的角色,研究團隊於2016年在分析乳癌轉移的基因數據,發現DSG2含量異常的高。 -
高中生跑兩步就狂喘心悸 醫師說是因為這種罕見疾病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1460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江國峰表示,這位高中生患者發病前喜愛跑步、打籃球,而且身體並無任何症狀,但近兩周經常心悸、呼吸喘而赴醫檢查,經胸部X光檢查後發現心臟有肥大的狀況,不過以17歲的年紀來說,相當不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