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四物
-
癬友「體無完膚」嚴重恐釀關節炎 中醫從體質改善乾癬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659國人受乾癬所苦不在少數,從臉部一路擴展到全身皮膚,經常有紅疹與脫屑,可說是「體無完膚」。關於引發的原因,西醫多認為是遺傳性疾病,免疫系統發生異常而造成;中醫則認為是睡眠品質不好、飲食上不忌口、飲酒過量、情緒不穩所導致。在治療上除了西醫,也有不少患者選擇中醫調養。 -
天冷抽筋是缺鈣?中醫師破除迷思 教你急救穴位助緩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398許多民眾一定都遇過,晚上睡到一半忽然腿抽筋,疼痛讓你一時半刻動彈不得,實在痛苦萬分。中醫師周宗翰表示,大家抽筋位置多發生在小腿後方的腓腸肌、大腿後方的半腱半膜肌及股二頭肌及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許多人在第一時間會以為是自己缺鈣造成,但其實工作久站、運動過度造成肌肉疲勞、周遭神經血管病變、飲食長期失衡、嘔吐腹瀉或過度流汗導致電解質流失等都是抽筋的因素之一。 -
處暑預防秋燥症! 呼吸道毛病、皮膚乾癢者「肺」要顧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732今年8月23日是24節氣中的「處暑」。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意味着酷熱難熬的天氣到了尾聲,這期間天氣雖仍熱,但已呈下降趨勢。中醫師吳宛容表示,「處暑」後暑氣漸漸消退,天氣由炎熱向涼爽過渡,養生重點為預防「秋燥」。「秋燥症」主要表現是皮膚乾澀粗糙,鼻腔乾燥疼痛或口燥咽乾等,需要及時採取預防措施,以免發展為疾病。 -
冬天別補過頭! 中醫師教你「寒熱夾雜」體質該這樣補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536年終節慶氣氛濃厚,免不了要與朋友聚聚,吃個羊肉爐、薑母鴨,保暖祛寒兼補身。 -
冬天皮膚乾癢好發2大族群 中醫調理血虛體質改善症狀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835說到冬季乾癢,症狀嚴重者最常見於老年人和更年期女性,鄭愛蓮醫師說明,由於我們人體的皮脂腺會隨年齡增長漸漸退化,加上台灣北部綿綿細雨的陰溼氣候,寒氣加上溼氣,更容易引發搔癢,甚至皮膚過乾導致脫屑現象。 -
子宮內膜異位症輕症可中醫調理 簡單茶飲輕鬆調整體質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3919正常子宮內膜隨生理週期生長、脫落,如果跑到不對的地方增生,就會影響身體狀況,稱為子宮內膜異位症。如果長在卵巢會形成巧克力囊腫,長在子宮肌層則形成子宮肌腺症,少數異位到腹腔外,就會造成其他疼痛或出血,最明顯的症狀是腹脹腹痛、生理痛,有些女性的經血量多,會導致貧血,也有人因卵巢功能不佳,而有不孕現象,對女性造成諸多困擾。 -
病竇症候群心律不整如未爆彈! 中醫教你護心保養之道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585病人至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部長許堯欽門診時,病人主訴出院後每日陣發心悸伴隨疲倦、頭暈、嗜睡、心跳時快時慢已1個月,面色蒼白、身材偏瘦,平時血壓偏低,且畏寒、上坡容易氣喘、鼻過敏6年、遇風冷常鼻塞流清涕、冬天手足端易冰冷、平時少運動、無三高及其他系統性疾病史、有心律不整家族史。病人平時工作壓力大、工時長且久坐易覺頸部及頭部緊,血液循環不佳引發心悸感、3餐不固定、易胃酸逆流且飯後加劇。脈濡細無力兩尺弱,舌質淡紅,舌苔白厚。 -
常貧血小心未老先衰! 補鐵還不夠應搭配5大補血食物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878中醫師辛重毅表示,一般貧血患者容易出現疲倦、失眠、掉髮、臉色蒼白或萎黃、注意力不集中、心悸、舌頭顏色淡且少血色、指甲顏色淡、眼睛下結膜比一般人蒼白等現象。